查字典论文网 >> 探究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探究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小编:倪晋平

摘要: 从美学高度上观看评剧表演艺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通俗性为四大视角,对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全新而又全面的探讨。对于评剧表演艺术总体美学品位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评剧表演 地域 时代 通俗 审美 民族

评剧是我国戏曲剧种中的一个重要剧种。同所有的戏曲艺术一样,表演艺术是整个剧种的中心。换言之,表演艺术是整个评剧的支撑与依托。

因此,研究探讨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不止有利于评剧表演艺术美学品位的提升,而且有益于整个评剧美学品位的提升。

具体而言,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对此,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俄罗斯作家赫尔岑说过: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往事与沉思》)周恩来同志也指出过: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根植成长的。(《周恩来论文艺》)

戏曲是中国民族传统的戏剧形式,理应以民族性审美特征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评剧表演艺术当然也理应如此。所谓民族性,也称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辞海》缩印本)

评剧表演艺术的民族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写意化上面。写意化与写实化是东西方戏剧美学的一个显著的区别点,正如著名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所指出的那样: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戏曲表演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以及动作、布景的虚拟。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一个与实际的生活形态相去甚远,艺术的韵律随着心意流荡的天地――当然,不会是一个逼真的幻境。(《戏剧理论史稿》)事实上的确如此,评剧通过虚拟、夸张的程式化表演,以营造意境为目标,达到了写意化的美学高度,凸显了民族性的审美特征。

二、地域性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与独特表现,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鲁迅说得好: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打出世界上去,即与中国之活动有利。(《致陈烟桥》)

评剧从实质上讲是地方戏曲剧种,它发源于河北,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等地。在长期的发展创造中,各地的评剧表演艺术都形成了鲜明而又独特的地域性风格特色,并以此为艺术亮点与看点。例如北京评剧表演艺术的深厚、清新;天津评剧表演艺术的高亢、激越;沈阳评剧表演艺术的舒放、自如;长春评剧表演艺术的自由、清新;黑龙江评剧表演艺术的豪放、雄壮等等,都是评剧表演艺术地域性的凝聚与创造。

三、时代性

一切艺术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其艺术青春。评剧表演当然也必须以时代性作为自身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评剧表演艺术的时代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人性化的审美高度

新时期的评剧表演艺术,注重从人性化的审美高度,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复杂性、微妙性、多变性等特质,使一切表现都为这一最高任务服务。例如评剧《半月沟》中黄雅娴的扮演者赵三凤,就通过各种表演元素,做到了内部(心理)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的有机统一,强化了女主人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哲学,强化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多元性,收到了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彰显了时代性审美特征。

2.现代化的表演方式

新时代的评剧表演,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表演程式,必须创造出新的表演程式。例如现代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中,就有许多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表演方式。

四、通俗性

评剧作为地方小戏,以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与民间戏为特色,因此,其表演艺术属于平民艺术、草根文化范畴,以通俗性见长,更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艺术学及舞蹈学学科建设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