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挪威的森林》与《心》中丰人公的孤独

试析《挪威的森林》与《心》中丰人公的孤独

小编:

[摘要]村上春树(1949-)和夏目漱石(1867-1916)作为相隔大半个世纪的备受瞩目的作家,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两位作家的生活体验中都经历过“孤独”,并将“孤独”一词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孤独”的角度入手,具体分析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孤独”。《挪威的森林》中通过细节描绘所流露出的多是普通人的孤独。而《心》则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近代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心》;孤独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7-0176-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5. 07-082

[本刊网址]http://www.hhxb.net

一、《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的孤独

日本文学评论家岛森路子曾这样评论过《挪威的森林》:“主人公总在寻求什么,但其所寻求的一开始便在某处失落,因而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填充其失落感。”从开篇渡边努力搜寻记忆中的轨迹到结尾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由失落感产生的孤独与寂寞无处不在。作者巧妙地将简单的人物和并不冗杂的情节自然地纵横交错,娓娓道来,一股无法言表的淡淡的孤独情绪流淌进了无数读者的心田。

当人们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并坚守自我的时候,随之便会产生孤独。小说中渡边高中时候只有木月一个“绝无仅有的朋友”,木月“绝非社交式人物,在学校里,除我以外他同谁也合不来”,直子在木月自杀后性情越发孤僻。当渡边他们想去用什么填补心灵中如此黑暗的孤独感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渡边徘徊在生死两界,木月自杀,直子逃到疗养院“阿美寮”并自杀。

孤独会使人产生恐惧感。巴尔扎克曾这样阐述过“人有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在所有的孤独中,精神上的孤独是最可怕的。”。小说开篇直子提到的那口寓意着死亡的井,“非常之深”却“怎么也找不见”。其实这口井只不过是直子用来掩饰内心极度孤独空虚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的一个不真实的存在。渡边一直都活在孤独中,体验着孤独,也惧怕着孤独。“心里失落了什么,而又没有东西填补,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空洞被弃置不理……同班上的人也无话可谈……听课时独自坐在教室头排座的一端,不同任何人交谈,吃饭时也是独自一人”。他也曾无奈地对直子说过“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的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和同宿舍楼的永泽一同出去找女孩睡觉,“把上大学作为集训: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力。每天都去学校听课、做笔记,剩下的时间到图书馆看书或查资料”,甚至“即使去上课,点名时也不回答”因为渡边觉得“如果不这样做,心情就糟糕得不可收拾”。但是,他越是这样做,更能表现出他的孤独与空虚,也就越发孤立,越发孤独。

在小说的最后,当绿子问渡边身在何处时,渡边“拿着听筒扬起脸,全然摸不着头脑。是在哪里也不是的处所连连呼唤绿子”。他独自体验着无以名状的孤独与悲伤。其实在《挪威的森林》中死亡并不是最痛苦和最可怕的,最恐怖的是那种笼罩在心灵与记忆中的虚无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并不真实,显得那么缥缈。正如歌中唱的“And when I awoke I Was alone(当我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孤单一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有的在孤独中重生,有的在孤独中幻灭。

“村上笔下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有的孤独,读起来就像写自己,因而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普通人的孤独”,这是林少华对村上式的孤独做的总结。这样的普通人的孤独“给人的‘感觉好极了’,是一种很优雅的孤独,很美的孤独。孤独者大多懒洋洋地坐在若明若暗的酒吧里.半喝不喝地斜举着威士忌酒杯,半看不看地看着墙上名画仿制品,半听不听地听着老式音箱里流淌的爵士乐,从不怨天尤人,从不自暴自弃,从不找人倾诉。一句话,与其说是在忍耐孤独、打发孤独,莫如说是在经营孤独、享受孤独、守望孤独、回归孤独。”小说中流淌着的孤独情绪和空虚感不正是村上式的孤独的写照吗。

二、《心》中主人公的孤独

夏目漱石创作的《心》由“先生和我…双亲和我”以及“先生和遗书”三部分组成。其中,“先生和遗书”是小说的核心,“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导致了罪恶的产生”。

(一)先生的孤独

从小说奇怪的开场便已经预示了先生的孤独。“在一定的时刻超然而来,过一会儿又超然而去……在任何时候,先生总是单身的。”先生在漱石笔下化身为代表明治时期知识分子孤独存在的一个典型。

儿时父母双亡的先生被托付给了叔父,“叔父把一切都承担起来的照顾我……我不但信任着叔父,还怀着一颗感激涕零的心,把叔父当做一个求之不得的人,尊敬着他”,没有任何的怀疑。可是正是先生这一唯一的亲人骗走了先生的大部分家产,而且不惜想把女儿嫁给先生来隐瞒劣行。面对这样的刺激,先生的性格开始变得闭塞,孤寂,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信赖的人,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他认为“平时大家都看似善人,至少看似普通人。然而一旦有利益诱惑的时候就会一下子变成坏人,真令人害怕。所以要提防点”。

先生搬家后,对房东太太的女儿产生了恋情。但是先生“猜疑太太,不知在什么当儿偶然想到,太太努力使小姐和我接近,不要跟叔父同样用意吧。……我又加以警戒了,小姐不要和太太一样,也是个策略家吧。想到她俩是在我背后商量好了才进行这一切的吧,我突然苦痛得不得了。这不只是不愉快,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穷途末路的心情。虽然这样,我在另一方面却顽固地对小姐深信不疑。所以我站在信念和迷惑的中途,变得一动也不能动了。”先生的内心如此矛盾着,整个灵魂被不断滋生的孤独占据。而且先生一直认为“不管世人如何,我本人是高尚的。”绝不会变成像叔父那样的恶人,可是后来先生自己亲手毁了这一信念。那便是当他发现好朋友“K”也喜欢上了房东太太家的小姐的时候。 先生为了得到小姐,用卑劣的行为使原本就虚无绝望异常的“K”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先生虽然得到了小姐,与小姐结了婚,可是“K”的死却使先生孤独痛苦到了极点,“参加完K的葬礼回来的路上,一个朋友问我K为什么自杀。事情发生后,我已不止一次受到同样问话的折磨。”即使先生“极力使自己沉溺在书本里”,即使“靠酒的分量努力把心灌醉,却无法忘掉“K”,无法排解心中的痛苦和孤独。”而且“当我认识到自己也是跟那叔父同样的人时,突然摇摇晃晃地站不稳了。厌弃了别人的我,还厌弃了自己,就这样变得不能动弹了。…‘这浅薄的权宜之计使我变得更加悲观厌世。我在烂醉之中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意识到自己是个故意出此下策来伪装自己的蠢货。”况且先生的自我意识很强烈,他无法向其他人述说自己的痛苦与矛盾,对成为自己妻子的小姐更是“不敢坦白”,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如此痛苦孤寂的先生“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联系都被切断了,在这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住着似的。”被这种孤独彻底包围的先生最终选择了自杀。 (二)“K”的孤独 “K”是一个丧失了母亲的真宗和尚的儿子,和先生“从小就很要好”,他“出身寺院,常常使用‘精进’这个词。他的行为动作似乎也全部可以用‘精进’这词来形容”。“K”受其父亲或者出生的家的影响,“远比普通和尚更具有一个和尚的性格”,养父家本来打算把他培养成医生才让他到东京的,但是“K”为了‘道’,不惜欺骗养父母,“靠着养家寄来的钱,在自己所喜欢的‘道’上开始前进”,而且他“一味强调自己的目的不在学问,而是培养意志的力量,成为一个坚强的人”。然而,他“和养家的关系逐渐复杂起来。既伤害了养家的感情,又招致了本家的愤怒”。如此看来,在“K”身上有很多先生所没有的传统文化素质,这些素质使“K”比先生更加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比先生更要无法忍受那种“孤独和寂寞”,所以才对他所谓的“道”这么执着。

“K…‘写信给养家,主动地把自己的欺诈行为坦白了”,养父看到信后大发雷霆,“K”也很“倔强”,调停无果后,“由本家偿还养家拿出的学费”,以后的事情不再过问,算是被逐出家门。于是“K”在搬往先生住处后,先生和小姐给了他心灵上莫大的安慰。“K”相信着先生,在先生面前毫无隐瞒。当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小姐,他非常痛苦,因为“K”本身是一个禁欲主义者,甚至把“为了道,一切都应该牺牲”作为人生的第一信条。再加上自己最为真挚的朋友先生也背叛了他,友情的背叛给了“K”一记重击,让他觉得人心是如此的不可信任,他的内心也越来越孤独与悲凉,只能通过自杀获得解脱。正如先生所说,“我终于逐渐怀疑K不要也是像我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寂寞得没有办法,结果才突然自尽的吧。这样,又使我凛然一惊,因为我也是在K走过的道路上,像K-样摸索前进,这个预感,那时像风一样开始掠过我的心头。”“K”也在遗书的末尾这样写道:“早就应该死啦,为什么要活到今天呢?”这说明“K”其实内心里一直是孤独寂寞而又痛苦矛盾的,他逃避现实,因为现实让他失望至极;他悲观厌世,因为理想无法实现。

三、结语

纵观两部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独特的孤独观。“村上笔下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有的孤独,读起来就像写自己,因而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普通人的孤独。”而《心》中“先生”和“K”的孤独与空虚,深刻地揭示了日本近代人的孤独的内心世界,句句写照了夏目漱石的内心。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出版社,2007:376.

[2l[法]巴尔扎克.幻灭.巴尔扎克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690

[3]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林少华.村上春树访谈:我这十年[J].文学界,1991(2).

[5]夏目漱石.日本文学全集[M].东京:新潮社,1959:360.

[6]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7]高宁.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外国文学评论,2001(2):42.

[8]夏目漱石.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9]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光影与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