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小编:

摘 要:男尊女卑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想观念,这种关于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根深蒂固,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方方面面的展现在了我们的语言中。本文就从称谓、构词、语义、谚语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汉语 英语 语言 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1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载体,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时间范围内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向和民族风俗习惯。性别歧视是由来已久的,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更是被称为“men-made language”,即以男性为主创造的语言。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的构成和用法上有众多不同,但它所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却与英语大相径庭。本文将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共同呈现出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几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抛砖引玉。

一、称谓中的性别歧视

称谓是应用范围最广和最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对一个人或身份的称呼,本应该是平等的。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对人的称谓都存在广泛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中国古代,对男人的称呼多为“老爷”、“少爷”、“官人”、“郎君”,而女性则被称呼为“内人”、“贱内”或“拙荆”等带有贬义的称呼。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女子的名讳除了家人之外多不为人知,只用“姓+特定称谓”代替,如女子姓王,则对外称呼在婚前被称为“王小姐”或“王家小姐”等,婚后自己原来的姓则被夫家姓取代,如若丈夫姓李,则被称为“李夫人”、“李太太”或“李氏”等。同样的,在英语中,男性无论婚前婚后前缀都称呼为“Mr”,而女性则由婚前的“Miss”变为“Mrs”,结婚与否一个称呼就昭告天下,隐私全无,并且姓氏也由原来的随父姓转变为随夫姓,俨然是男性世界的附庸。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女性都处于附属地位,中文中自古以来就把女人称为“红颜祸水”,英语中o论多伟大的女性形象都必须向男权社会让步,如以前的居里夫人,现在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等。

二、构词法中的性被歧视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它们的制造者都大多是男性,因此通过构词表达对女性的歧视的现象在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在汉语中,“男”字极少用作其他词的附属,而“女”字却大量用于部首,并且多带有贬义,如:奸、奴、妓、嫉、妒、娼、婪、孬等。此外,一些中性词一旦与“女”、“母”、“妇”等代表女性的词结合,就会有歧视之意,如:女流之辈、母老虎、妇人之见等。相反,若与“雄”字结合使用就成了赞美的褒义词,如:雄风、雄辩、雄才大略等。[1]

英语中,代表女性的名词多是在表男性的词汇后加后缀,如:poet-poetess(诗人―女诗人)、waiter-waitress(服务员―女服务员)、farmer-farmerette(农民―农妇)等,在男性词汇后加后缀代表女性,本身就是对女性地位的贬低和不尊重,把女性放在了从属的地位。此外,在这些词的使用过程中,女性词汇也经常都处在不受重视的地位,如英语颁给诗人的最高荣誉是Poet Laureate(桂冠诗人),包括男性和女性杰出诗人,但Poetess Laureate是绝不可能被使用的。[2]

三、词义中的性别歧视

词义就是词语的意思,词义也是性别歧视表达最集中和最明显的地方。在汉语中,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爷们儿”体现的是一种刚强有力的大男子气概,而与其相对应的“娘们儿”则带有贬义,使用时常常带着轻蔑的意思,如“这是我们爷们儿的事,不用你这个娘们儿管”,就是明显把本应该相对应的两个平等的词语中属于女方的一种用作了贬义。英语中也是如此,以最简单的“man”和“woman”为例,“woman”除了指女人之外,还带有自卑、虚弱、轻佻、附属、爱说闲话、脆弱等内涵意义。而“man”在代表男人之外,则又带有独立、主动、争强好胜、事业有成、勇敢、客观公正、自信等褒义明显的内涵。

诸如此类的用法比比皆是,很多相对应的男女词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演变都发生了性别上的歧视,如汉语中的“少爷”和“小姐”,英语中的“master”和“mistress”、“king”和“queen”,都是只有女性这一方的词义演变出了带有侮辱意味的贬义色彩。

四、俗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的俗语和谚语,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承载着许多特定的文化内涵,把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以几个例子来对比一下:

汉语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和英语中的“Every woman would rather be beautiful than good(女人爱美不重德)”,把女性的品质和才干看做是无关重要的东西,更注重女子的容貌。

汉语中的“最毒不过妇人心 ”和英语中的“There is no devil so bad as a she-devil(魔鬼当中女人最坏)”与“Women are the devil’s nets(女人是万恶之源)”,都将女性看成了恶毒的,甚至比恶魔还坏的存在。

汉语中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英语中的“A good wife and health are a men’s best wealth(贤妻和健康是男人最大的财富)”,明显都把女人比作男人的财产,作为附属物,肯定得不到相应的平等和尊重。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但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总的价值观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性别歧视用语只是性别歧视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我们不提倡通过重造语言来实现男女的平等,而是希望通过社会的发展的民族的进步来对这一现象的恶化进行遏制。

参考文献

[1]胡红云.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06):65-68.

[2]刘一鸣.英语构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62-64.

[3]卢智慧.浅析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04):91-93.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天鹅宴(短篇小说)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