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小编:

摘要:基层事业单位预算是对财政资金分配的计划,一定要遵循国家政策、科学合理地编制,并进行有效管理。本文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象分析、解决办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控制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有关预算管理政策规定,结合自身未来一定时期履行职能需要,从基层单位开始逐级编制、审核、汇总、上报,由财政部门审核并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综合预算管理,其内容包括基层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每一个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构成了事业单位综合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预算监督,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

笔者从事多年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监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预算管理工作的看法。

一、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分配财政资金

根据中国机构编制网提供数据,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万个,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无论是机构数还是从业人员数,都是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法人组织。在这些事业单位中,人数最多的是教育、卫生、文化、科研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始终把这几个行业作为重点。

要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发展,就必须有财政资金投入,既要求发展,又不能与企业拉开距离,如何合理有效配置,那就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收入、支出符合法律规定,有助于我国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助于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卫生、文化、科研等投入,在教育上提高生均定额、提高助学金标准都不难看出对教育的重视,加强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尤为重要。

2.有助于国家对宏观政策的引导

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过程,是国家财政资源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分配”并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过程,体现着国家宏观调控所扶持的方向,也引导着国家财政资金流向最需要资金的事业领域。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汇成了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一部分,国家通过人大会讨论、审议、报批预算,是对预算管理宏观控制的一种手段,利于政策导向。

3.有效控制基层事业单位不合理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费用

基层事业单位按资金来源性质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性质不一样,从财政分配的资金是不一样的,各基层单位通过预算管理,能明确资金收支情况,结合实际分解资金,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工作支出,摒弃不必要开支,把有限资金用于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当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预算中执行的项目进行有计划开展,促进事业发展。

二、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1.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准备工作不充分,编制的预算质量不高

每年的预算编制从8月份开始至12月份结束,一般经过“二上二下”几个环节,各基层单位很多领导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未结合各部门实际需要做深入细致地讨论分析工作,造成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增大。预算编制实际上是对整个单位业务工作的资金分配的过程,需在相关部门配合、提出合理化建议,才有利于科学、合理、高效编制预算。各基层事业单位没有提前思考计划在下一年度资金扶持的目标,在预算上报中,习惯沿用上一年度有关数据和项目内容,漏编了重要项目,资金的分配也不合理,导致以后预算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2.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相互混淆

预算编制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三部分;项目支出是各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基本支出编制需要提供有关人员、车辆、资产情况,如果提供的数据不准确,编制出来的基本支出数也不准确,无法保证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足额编制;项目支出编制相对于基本支出更加复杂、明确,需提供项目编制依据、绩效目标,如果不加以认真分析、调研,随意提交一个项目,不仅完成不了项目任务,还浪费了项目资金。有的单位编制预算不能按财政部门要求,把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划分清楚,用项目资金支付基本支出,项目资金不足又用基本支出去弥补,违反了预算管理的原则。

3.预算执行监管不严,导致执行进度不合理。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执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每一年度的资金没有特殊原因,一般执行进度达到100%,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基层事业单位都是采取“前松后紧”方式,前期不去考虑资金执行进度情况,到后期才开始考虑,特别是对有些需要报政府采购的项目,政府采购周期性长、程序多,往往完成采购需要三个月时间,这必将影响预算执行进度;还有些项目因为预期考虑不充分,临近年底完成不了项目,又没有时间进行调整,造成资金沉淀,对预算执行进度造成影响。

三、加强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事业单位管理。因此,事业单位无论在领导层还是在各部门,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配备好预算编制人员和安排好编制时间;其次,转变观念,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意义,也正是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第三,预算管理是一个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执行和考核预算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控制机制,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实施有效控制

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成立由单位领导、财务部门、采购部门、项目执行部门组成的监督机构,保证预算管理控制全过程公开、透明、合理、合法。在对预算控制过程中,特别控制好项目支出,对项目支出不仅要控制总额,还要细化到每一个费用明细,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使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随时把握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经费使用中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提高项目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对预算控制实施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的过程中,明确责任中心,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相关人员执行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预算执行完毕后,要分析预算从编制到执行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情况与预算不相符的,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各责任部门要对考核结果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对预算工作能够合理、高效地完成的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使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对预算指标的绩效考核,开源节流,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具有重要意义,是完成各事业单位事业任务的重要保证,健全预算管理和控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热点推荐

上一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探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