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小编: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性质。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可以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凝合学科科研成果,可以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服务;凝聚学科建设队伍,可以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服务。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在学科建设的现实中,却存在着一些有悖于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功能的方面。例如,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不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被排挤在学科建设之外,;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懂得学科建设,误认为只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就搞好了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这些现象的存在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时代性、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教育教学实效性服务,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向、科研成果、学科队伍三个方面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

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建设方向不是指学科研究方向,而是指学科朝什么方向建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不同的特征就是整体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具有的整体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特征,就成为凝练学科建设方向的依据。整体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这两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学科富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也是学科发展的标志。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历史演化,这一演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就“05方案”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98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整合;“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对“98方案”中“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慨论”等课程的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对“85方案”中的“中国革命史”和“98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慨论”课程的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则是对“98方案”中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整合。就“05方案”中的任何-门课程而言,都反映m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要求,反映出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堪本原理的整体反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沦成果的整体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整体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则是对人们进行道德观、法制观等教育的整体反映。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所能涵盖的。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应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综合性发展要求,可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整体建设中得到完善。"

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充分显示着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其在时代和实践变化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知识成果和思想精华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沦学科只有始终按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方响进行建设,才会有活力。按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方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然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就整体而言无疑是理论原理部分。如果我们把理论原理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次的原理、核心层次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实践结合层次的原理、这两个层次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实践结合层次的原理,我们就会看到,这门课程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者的统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也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但这门课程更注重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与理论原理的统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上,则更侧重于理论运用,是把理论运用与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统一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强调的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三者的统一,要真正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能使他们在思想深处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不仅需要教师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和信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求真精神,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内在的思想资源,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融会贯通,切实改变教学中存存的模式化、简单化、实用化、教条化状况。因此,在意识形态与学术性相统一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使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二、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服务

学科科研成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在体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上,学科科研成果凝合的依据,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千干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而且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大学生住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没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方向和学术价值。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际运用,因而它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是围绕这一主题且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侧重于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侧重于历史发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侧重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侧重于理论流派和思潮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侧重于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研究。学科的研究是广泛的、全面的,尽管某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可能会直接对应于四门课程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但是,六个二级学科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都可能为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理论素材。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运用和集中展示过程。当然,课程内容不可能与学科内容取得完全一致的对应,它会受到被教育者的需求、教师的能力、教学的实施环节等因素的制约,只要我们具备根据现实情况凝练课程内容的能力,学科研究的成果是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凝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中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对教法问题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

显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必须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作为保证。"

三、凝聚学科建设队伍,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服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的创新,而这一创新的主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必须凝聚队伍,而学科建设的队伍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和发展,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归属问题,提出了进行教师的专业化建设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平台。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成为凝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问题。所谓专业化建设,首先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专业背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够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就必须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必须能够面对社会发展实践和教学实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必须使课程始终具有新鲜的内容,始终充满时代感,始终具有现实性,必须使教学方法始终具有创新性,始终切合大学生的实际。其次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够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就不只是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问题,还必须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通过提高科研创新素养来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创新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以对新问题、新情况的分析和解答,补充、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实践变化的要求,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见解;第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的创新,即运用新的方法研究现实问题,进行教学,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也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人人心的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用世界的眼光、现实的眼光进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融入今天的世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面向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实际,真正走进大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还必须通过增强科学人文素养来实现。所谓增强科学人文素养,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科学的精神、人文的精神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现今社会结构、生活环境、活动空间发生深刻而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要使大学生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去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寓于丰富多彩的科学人文知识之中,寓于学生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知识之中,将政治性、思想性、意识形态性寓于知识性、学术性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巩固和完善中。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能力的增强,又必将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凝聚学科建设的队伍,就是凝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队伍。建设这支队伍,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保证。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