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探析

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探析

小编:柴竹琴

高中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且要承受父母和社会等附加的升学压力,其心理负担比较大,因此,极易出现心理疾病。故对高中生实施有效疏导,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达到心理教学的效果,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采用幽默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素质人才。

一、高中实施幽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现实状况的需要: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高中生特殊的心理历程,高中生的心理价值观会出现偏差,因此,学校需加强心理学教育,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学课程,培养高中生健康的心理取向。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教育方式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效果不明显,而采取幽默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不但能通过风趣的语言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博得学生欢笑,舒缓其心理压力,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2、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由于高中生的心理趋于成熟,但还是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加上学习压力大,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幽默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可来提高教学效率,促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稳定发展[1]。

二、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1、尝试掌握幽默的技巧

幽默可分为社会性幽默、自励性幽默、敌对性幽默和回弹性幽默这四种。其中社会性幽默指的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运用的幽默,其主要作用为活跃气氛、促进交流、维系融洽的交际关系;自励性幽默指的是当人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场景下,进行自我嘲讽和自我赞美等,以改变自己被动的场面,掌握主动发言权;敌对性幽默是指充分利用某个人的缺陷或过错,活跃气氛且打破尴尬的场面,消除在场人员的负面情绪,调动主动性;回弹性幽默指的是利用富有智慧的笑话或故事等,嘲讽他人,而缓解自己所处的尴尬场景。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需充分利用以上几个幽默技巧,让学生学会通过幽默的言行,缓解自身的压力或者尴尬场景,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观[2]。

教师可模拟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状态,并采取自励性的幽默的语言,化解此种状态下的郁闷心理,如用平时不努力,考试徒伤悲;下次需用功,一定考第一等自编的段子娱乐和鼓励自己。教师在幽默心理学教学后,需为学生设计尴尬的场景,让其也通过幽默方式,缓解自身压力和尴尬心态。

2、掌握幽默的本质和规律

幽默的言行,不但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但是,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幽默教学,需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幽默,不能让学生认为,幽默等同于哗众取宠或者戏弄、嘲讽,而是将幽默看作一种品质,其不但能缓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而且能舒缓自身压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以不小心碰掉同桌的文具盒为例,向同学讲述真正的幽默:此时可立即帮同桌捡起文具盒,并幽默地说:哎呀,不小心让你心爱的文具盒与大地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请原谅我的鲁莽。这就是真正的幽默。

3、了解幽默环境的重要性

在心理学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幽默事件,如不小心在水池边上摔了一跤;在乡村里或者花丛内被蜜蜂蛰;与小伙伴玩摔跤时,啃了一嘴泥等,学会与别人共享幽默,以营造出和谐幽默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让学生感受到幽默环境带来的积极性,学会在生活学习中有效地运用幽默诙谐的事件、语句或故事,以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3]。

4、运用幽默的作用和意义

幽默作为一个人格特征,包含了乐观、开朗、向善、积极等特质。学习幽默,能够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幽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会幽默,就可以笑对人生,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便能一笑而过。以幽默的态度对待人生,便可以变得洒脱些,开朗乐观些。对名利、对恩怨、甚至对生死均会看得淡薄一些。幽默的至高境界是无私无畏无我。将幽默作为一个心理学课题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幽默可以带给人快乐,研究幽默有助于人们了解快乐的心理机制,从而更好地了解实现积极情绪和心理幸福的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尤其是与幽默心理学相关的教育,让高中生充分掌握幽默小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利用幽默的语言、行为、故事或表情等激励自己,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从而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另外,教师还需增加与幽默心理学教育相关的知识,并通过网站、论坛、贴吧等渠道,下载相关的教育资料;也可在教师公众平台分享自己的幽默教学经验,不但将幽默教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而且还普及到其他的学科教育中,以培养高中生健康积极的心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