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晋城经济转型研究

基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晋城经济转型研究

小编:

本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概况、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现状等进行了综述,阐明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和科技进步与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了晋城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晋城市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晋城市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规模煤炭开采至今超过50年,形成了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的“一煤独大”的重化产业结构,目前正处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正逐步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的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力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为晋城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力量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将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晋城市转型跨越的发展目标。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综述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1、国内外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概况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专门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并不多,更多是针对资源型城镇(社区)的研究,研究重心放在了资源型城镇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及运行机理、环境治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对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少。[1]

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重心多放在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标准、数量、资源型城市演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涵盖面较窄,系统性、全面性、宏观性不够,部分研究混同了产业转型与经济转型的范畴,且多侧重于产业转型,对于转型过程较多关注接替产业的选择,对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及转型过程中的战略与规划安排、阶段性安排、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研究较少。城市个案研究多,资源型经济共性问题研究少,研究方法大多为定性分析和经验总结,缺乏深入科学的定量分析。总体上看,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要求。[1]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的某一种或几种可耗竭的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加工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城市。[2]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其中的一类。

国内研究中一个典型的概念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原有依赖本地自然资源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由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得到改善,城市的整体竞争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研究认为,由传统式的依靠大量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经常增长转变为现代式的依靠组织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成为资源型城市目前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其他诸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问题解决的基础。[4]这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整体经济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完全一致。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主要包括资源结构调整及资源取向的转化;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再选择、再配置;市场取向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修复;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与安置;人文价值观的转变等。[5]其中,产业转型是基础。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2种,具体做法又可分为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和新主导产业扶持3种模式。[6]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内现状

二、晋城资源型经济转型现状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转换,而产业结构的转换通常与科技进步与创新呈正相关,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的。因此,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科技进步与创新两个方面来考察晋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现状是适当的。

(一)晋城产业结构的演进

2、综改试验区建设以来的产业结构分析

晋城市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表1 单位:%

第二产业 63.3 63.6 65.5 64.5 62.4

第三产业 32.5 32.2 30.2 31.3 33.4

重工业 98.2 98.0 97.9 97.7 97.6

第二产业 51.1 48.7 57.3 55.5 46.7

第三产业 46.2 48.3 39.7 40.2 46.2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

表2 单位:亿元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01.55 356.85 453.36 384.87 339.47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晋城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表3 单位:%

第三产业 34.78 35.55 36.55 37.83 37.19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从表3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呈现出与表1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相同的特点,产业转型陷入僵持阶段,变化缓慢,表现了转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晋城市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依靠传统的手段已经不能推动转型的持续发展,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敢行敢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走出一条转型综改试验的成功之路。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

根据工业结构演化理论可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化共分为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重工业阶段,即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阶段发展;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阶段,即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发展;第三阶段为技术密集化阶段,即向自动化和尖端技术的工业发展。[7] 晋城市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这一演化过程是沿着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行的,反过来讲,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推动力。一个城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和深度。

1、科技资源

晋城市2013年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情况

表4

指 标 单 位 数 量

机构总数 个 108

市属科研所 个 7

企业技术中心 个 98

县区 个 3

人员总数 个 1070

市属科研所 个 65

企业技术中心 个 705

县区 个 300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2、科技投入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情况

表5 位:%

山西省 0.98 1.01 1.09

R&D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5可以看出,晋城市除2011年低于全省外,其他统计年份均高于全省,但与全国R&D投入差距十分明显, 这也再一次表明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的晋城市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能力十分薄弱。

3、科技活动

相对于晋城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2073人的数据,表6中科技活动人员的数据与此并不相符,科技活

晋城市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表6

科技活动人员(人)

#科学家和工程师 72418

4735 78329

5015 78863

5554 研究和试验发展折合全时人员(人年)

#科学家和工程师 4986

4318 4997

4613 5014

4823 5135

5014 5188

5033

科技经费筹集额(万元)

#政府资金

企业资金

金融机构贷款 168000

8030

147615

12356 169401

10573

12587

15073

158644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动人员与全时人员不仅需要严格界定,在实践中更应该大力推进各类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大量的人力投入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效。数据表明,政府科技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则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理清思路,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为晋城市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4、科技产出

晋城市科技产出基本情况

表7

技术市场成交额

(万元)

比上年实际增长(%) 31546

19.0 45678

44.8 59524

30.3 91965

54.5 106070

15.3

专利申请受理数(件)

#发明专利 621

369 660

126 1007

330 1197

313

专利申请授权数(件)

#发明专利 282

18 394

44 617

42 619

33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从表7数据来看,晋城市有效专利保有量规模很小,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更少。技术市场交易额逐年增长,但规模仍然很小,特别是输出技术的额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薄弱的技术基础是不会结出丰硕的科技成果的,加大投入,厚积薄发,才能实现为晋城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晋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下晋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正逐步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的经济新常态,所表现出来的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特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经济自然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增长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对于正处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晋城来说,新常态将赋与更加丰富的内涵。晋城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在依靠要素驱动、规模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阶段,晋城的经济发展是不充分的、片面的,工业化阶段最重要的制造业没有发展起来,而制造业是技术进步与创新最具活力的空间和基础。进入新常态后,通过要素驱动、规模扩张实现经济转型的空间和机会变得越来越小,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成为晋城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对于晋城这样一个缺乏创新基础和能力的资源型城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反过来,从倒逼形成创新驱动机制的角度来看,新常态又为晋城突破要素驱动瓶颈,通过创新驱动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路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对晋城市能否成功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大考验。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结合晋城科技创新的实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科技计划的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科研机构建设,特别要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型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行动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改进和规范研发费用计核办法,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技术合同税收减免等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考核,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重点支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和认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一批开放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的研发、设计、试验等提供服务。

(五)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各类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载体以其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率,创造科技创新成果的高产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集群的高收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新生态。围绕正在建设的6万平方米的晋城市科技研发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融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辅导、风险投资、科技中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按照晋城市“一区六园”经济园区发展规划,结合经济开发区和六个园区产业特色,分别建立专业孵化器,开展专业孵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园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并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过渡,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的高端载体。

(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要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现代煤化工、煤层气、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围绕科技创新重点目标和产业发展技术瓶颈,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运用市场机制汇聚创新资源,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公共检验检测平台、重大研发设备设施共享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人才开发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协同创新,为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加强与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交流合作,做好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衔接,构建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体制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晋城市共建科研分支机构,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引进研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政府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创立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创业孵化。

(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

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科研资金分配方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适当集中科技资金的使用,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战略重点,在市级科技计划内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在全国范围内招标,选择在相关行业最强的技术研发机构或团队,着力突破影响经济转型的大型无烟煤气化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煤制油技术、煤制甲醇大型化技术、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及电机、电控等零部件技术、新型铸造技术、煤机制造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解决产业转型中的技术瓶颈。围绕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对重大科技专项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一个地方围绕一个名牌产品的生产形成纵向产业链相互衔接,横向配套产业相互配合的产业集群,可以支撑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这就是品牌效应。而名牌产品巨大的市场效应背后则是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支撑。晋城市的工业经济中,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支撑的名牌产品,这就是非煤产业长期不能做大做强的原因。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在晋城市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煤机制造、铸造、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加强科技创新,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围绕龙头产品和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四、创新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全市科技资源整合,改变条块分割局面,统筹配置使用全市科技资源。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资金分配机制,严格申报审批标准和流程,竞争性项目实行公开招标确定,增加单个项目投资强度,改变科研资金过度分散,投资效益不高的状况。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向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的政策知晓率和利用政策促进发展的能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将本土科技创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共享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创新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形成较为完整的地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三)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晋城市不仅人才总量严重不足,还表现为结构性短缺的特点。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转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好高级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以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高级人才,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本土科技人员是晋城市人才的主体,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培育一支能担当资源型经济转型重任的本土人才队伍。对于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下岗工人,政府要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成功转岗。

(四)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全社会扩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围绕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设立科技支行,创新金融产品,探索企业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订单等抵质押贷款方式。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科技担保、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模式创新。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动发展信用保险业务。加大成果转化投资,促进成果产业化。在全社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包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五)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创新宣传,培养公民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