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曲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曲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小编:

内容提要:在产业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曲靖拟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曲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城市定位、借助重点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曲靖;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背景

(一)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关于旅游产业,一般认为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同样因为地域及资源制约、环境压力、游览形势单一等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使得我国旅游业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原有产业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这些新产业形态促进经济得以极大发展,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融合发展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水平低,竞争力弱,特别是由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属于第三产业,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具有天然的耦合性。首先,旅游是一种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社会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方面,旅游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其出行的动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体现,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凝集着人类精神文化的神韵。其次,旅游是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旅游得以传播、保护和继承,文化因为旅游的开放而鲜活起来,更加富有生命力。

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并提出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十项措施,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旅游产业融合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时现在许多地区开始通过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力求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目的。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被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了强劲活力,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文化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加速融合将是必然趋势。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意见》将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六大措施之一,鼓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两翼齐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也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时期,旅游的优化升级成为关键环节。要实现其发展模式、形态和内涵的优化,通过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文化内涵与文化创意元素以相应的技术手段植入传统旅游产品中,生成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形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加上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及政府对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支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和整合,不断壮大发展。

二、曲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曲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三)曲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曲靖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北部、中部和南部片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以珠江源、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品牌已具雏形,一批重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初见成效,并成功举办了珠江源美食文化节、会泽钱王之乡文化旅游节、罗平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同时6个省级旅游小镇正在开发之中。曲靖市“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将曲靖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一带、两核、两翼、八园区”,基本都是立足于文化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而策划的。可见,曲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主体框架和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初步树立。

(四)曲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曲靖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势头迅猛,但由于起步晚,理论研究少而不全,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加之两产业发展不平衡,融合仍存在很大不足。

1.曲靖的本土文化与旅游景观融合度不足

作为“入滇锁钥”,曲靖是云南受中原文化影响最早的地方之一,有据可考的历史文献极多,历史典故丰富多彩。可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每每遇到战火,曲靖城总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各种历史古迹不断毁于战事。以至于到如今,曲靖城内难以寻到规模性的历史古迹。一个有文化却无法寻求追忆的地方,连本地居民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间都慢慢淡忘了老曲靖的故事,如何吸引外地旅行者的目光?其次,曲靖虽有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较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著名旅游地,资源优势不明显,本土传统文化缺乏清晰的脉络和宣传,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制约着曲靖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不足

3.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

近年来,曲靖文化产品生产获得大丰收,一批高质量依托本地风土人情创造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舞蹈等在全国相关评选中获奖,反应良好。但是高质量的生产并未带动相应文化产品的消费增长。比如麒麟区翠山影视城也承接过一些有名的影视作品拍摄,但该影视基地并未因此形成气候,在当地居民眼中,翠山只是锻炼的好去处,与影视城无关,该景区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再如《布依姑娘》并未因在法国获奖而顺势与罗平多依河景区、九龙瀑布群景区结合,实现文化旅游的共赢发展。对比湖南电视台推出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每播完一站,游客蜂拥而至,对影视中出现的景点流连忘返,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共同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构建曲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一)优化曲靖文化旅游空间布局,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自古以来,名胜古迹之所以声名远播,让人们流连忘返,不仅仅因其自然风光的绮丽多变,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曲靖“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所构建的爨文化产业园、会泽铜商文化产业园等八大功能性产业园区,力求以其多功能、重文化、可参与等特点,营造与本土传统文化相吻合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应当具备浓郁的文化氛围、独特的建筑风格、多样的文化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设施,这些因素恰巧也是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这样一来,园区与旅游地实现了地域空间上的重合,文化中有旅游,旅游因文化而变得生动。

当然,在构建“八园区”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园区不是利用巨资打造的一组配合单调的历史文字说明,无人问津的空荡荡的仿古建筑群,而应当结合曲靖当地文化,深挖精髓,抓住特色。比如爨都御园,曾荣列2011年度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区域品牌”第六位,它的规划思路是以中央祭祀广场建筑群和东方三十七部组团两大功能区为主体,利用爨文化的独特性和排他性的资源素材,规划设计主题文化产业园区。这就是地产旅游与爨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项目。其理念是展示爨文化,融多种民族风情为一体,组建宜居、易商、易游乐的国际化主题园区。以这个项目为例,笔者认为其理念和规划新颖、具有特色地域色彩。但是真正通过该园区盘活爨文化遗存,集文化和旅游于一身,形成吸引力,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诸如要使其规划的爨都大戏台、茶马互市可参与、可体验、有文化价值的话,就得在产品开发、宣传、营销、提供服务等各个环节下功夫。

(二)突出品牌文化主题形象,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文化

曲靖近年来一直在打造“珠江源大城市”。珠江源是我国第三大江――珠江的源头,是广大珠江流域和港、澳同胞抒发“饮水思源”之深情,畅想寻源探源之幽的最佳目的地。珠江源便是曲靖独有的、可辨认的、易于识别的标志。围绕珠江源的城市形象定位,以“水文化”为创意,规划建设滨水文化系列景观,以“一水滴三江”,“有容乃大”的宽阔胸怀,融合本地各种传统文化,真正借“珠江源头”,让曲靖因水而灵动,魅力无穷。

(三)重构曲靖文化旅游产业产品

1.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产品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技术创新导致技术融合,进而使不同产业有共同技术基础,最终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是重要的催化剂。应用先进的声、光、电制作技术,将静态的文化旅游产品变得可看到、可感觉,仿佛置身其中,对消费者形成强烈的震撼。这样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曲靖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从组织体系、配套设施、智库建设、市场营销方面制定了相关措施并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曲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当以此为契机,借鉴各地融合发展取得成效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在曲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带、两核、两翼、八园区”的文化产业项目中,应用网络广告、数字化电影、电脑设计等高科技手段,通过文化创意和加工生产,创造出有鲜明特色的曲靖文化旅游产品。像会泽铜商文化产业园区,除了修复建造相应展馆外,可以引进新技术,通过四维电影展示会泽铜运史、商帮财富发展史,让历史活灵活现于眼前,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再如铸币局的修复创新,不要只简单设置酒吧街、文化茶馆,让本身有价值的铸币文化概念模糊不清,主题混乱,可以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古钱币展示及鉴赏,并在铸币局内提供相应设施,让游客亲自铸币体验,加深对特色文化的了解。

2.加强创意研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旅游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计。其中在部署旅游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曲靖市政府也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曲靖市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力求把乡村旅游打造成曲靖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曲靖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具有经济基础好、交通便捷、产业融合基础好等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目前全市依托农家乐开展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但各处乡村旅游大都以吃农家饭、垂钓、农业观光为主,存在着形式趋同和产品同质的问题。如何做出特色,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差异化发展,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设施完备、服务规范、多层次发展的乡村旅游产品新格局,结合本土文化,把创意元素植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去,提升传统乡村旅游的档次,是值得深思的。比如麒麟区的南湖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而只有农家饭、烧烤、滑草等传统项目,游客一般滞留时间不长,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事实上,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住、行、游、购、娱,还需要了解相关文化背景,获得身心愉悦的服务。创意文化必定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质量。如果能利用南湖山的森林,依山而建一些古朴的品茶场所,试想松涛阵阵,三三两两好友,沏一壶清茶,高谈阔论,人生亦不快哉!南湖山林间空气清新,是曲靖难得的天然氧吧,若能结合养生文化,开发诸如森林SPA、瑜伽等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必能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拓宽乡村旅游的宽度。因此,乡村旅游应当将创意作为核心资源要素,结合本地乡土文化,探索旅游与创意文化深度融合、效果显著的新业态和新的创意旅游产品。

(四)完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在曲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能够及时进行两个产业相关的部门、信息的有效沟通,从而拓宽合作的领域,实现共赢。另一方面为了从组织与制度上克服跨部门、跨行业融合的各种困难,建立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小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此外,利用政策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门服务文化旅游产业的团队,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文化旅游与金融对接,扶持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和小微文化旅游企业。

(五)加大培养旅游文化复合型人才的力度

实践证明,旅游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懂文化、懂旅游的人才积极参与。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保证,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是服务,而旅游服务必须由旅游人才来提供。尤其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比如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旅游院校进修学习,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文化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并通过相关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以此保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相关政策、优惠条件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另外,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有大旅游的思维,能用产业融合的范式理解旅游发展空间,培养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

除上述提到的几点外,还要注意研究旅游者的需求新变化,引导旅游者更新消费观念,从而改变人们当前消费习惯或方式,实现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拉动。当然,加强有效宣传营销,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媒介,提高曲靖文化品牌价值,促进曲靖旅游发展。如此一来,曲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终会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热点推荐

上一篇:SNM视角下的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要素与模式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