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商务汉语(1)论文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商务汉语(1)论文

小编:

【论文摘要】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近年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在中国加入WTO后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它也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在教学工作中的所遇见的种种问题及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论文关键词】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文化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经商,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求学交流,“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人。

根据这一形势,我国政府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五年规划,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战略”,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已是大势所趋。 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近

二、三十年的事,而对外商务汉语的教学更是最近几年才有探讨。这些年来,大都处于摸索和探路的过程中,虽然不少高校和研究人员做出了种种尝试和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成功的教学法理论。

而这个学科本身有很强的包容性,涉及到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对教学和学习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笔者任教的重庆医科大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留学生,至今已有五年,学生主要来自部分南亚国家,如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等。

由于英语在这些国家都是官方语言,也是师生间日常交流的主要渠道,故本文中所说的外语即是指英语。本人已担任了近三年的留学生及外国在华经商人员的汉语教学和培训工作,现把在这期间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所思所想做一个总结。

二、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对外商务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商务汉语教学”的简称,英文直译是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Chinese to foreigners。因其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所以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跟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例如第二语言和外语的英语教学、法语教学等,属于同一性质。

在商务汉语的教和学的过程中,更涉及到一些和普通汉语教和学的不同之处——以商务活动为汉语学习内容为导向,掌握一些中国商务活动方面的知识、信息,为更好地促进中外商务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奠定一定基础。在整个过程中,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外国人进行一般外语(即本文的汉语)的“教”和“学”。

目前,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结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探索汉语教学的规律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过去那种忽视语言学理论,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就能教好汉语的错误观念必须加以纠正。 汉语有着其特殊性,它是一种集:形、音、义三位为一体的文字,与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本来就是南辕北辙,汉语是一种以表意文字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著名作家、文字学家王蒙先生指出:汉语是字本位的。

吕必松教授也指出:一种语言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路子,要根据这种语言及其文字的特点来决定。汉字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拼音文字与其所属语言的关系。

因此,汉语教学的路子应当有别于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的教学路子。 著名语言学家徐通锵先生对汉字和汉语的特点有更全面系统的论述:“字”实际上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仅仅把它看成一种文字的书写单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字”在汉语结构中的地位,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和作用,使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推进汉语研究。把“字”看成为汉语句法的基本结构单位,而把“词”置于一边或置于次要地位来考虑,这是汉语语言学观念的转变。

而多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沿袭着西方拼音文字的路子,没有立足于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走自主创新之路。往往西方语言学出了一个什么流派,我们就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搬”,硬套国外语言学家的观点,把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三、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贯穿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汉字的重要性,尤其是汉字和汉语关系的重要性。

由于汉字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我们大多数常用的双音合成词的创造是不受语音的转换影响,而是根据汉字的意义进行创造的,我们只强调语音教学而不注重汉字教学,那么一个完全没有汉语文化背景的外国人, 对词的理解会产生很大的困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 “汉字(语)难学”,恐怕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接触到汉语的第一印象,四个不同的声调、汉字的结构安排、笔划顺序都会使他们望而生畏。

不少汉语学习者,甚至已经到了谈字色变,惧写汉字的地步。他们中有不少人,把“听说领先”变成“听说即止”,只求能听会说就行,完全放弃了对汉字的辨别和书写。

这种“汉字难学论”越演越烈,对汉语的推广,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怎样可以避开难点,不让他们觉得繁琐,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一直是“以汉字为本位”的。汉字教学,作为学好汉语的基础,及汉语教学的突破口,一直被放在汉语教学重中之重的位置。

历朝历代,在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都是以识字教学为中心。 虽然词汇教学如此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词汇学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可能是最为薄弱的部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词汇学理论能够用来指导词汇教学并获得显著效果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常常碰到以下的问题:汉语的构词法;词频控制下的义项分析;以及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其中最后一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刚刚”和“刚才”;“非常”和“相当”;“后来”和“以后”,以及用于句尾的语气词,如 “吧”、“啊”和“嘛”,这都要求教师在句法分布和使用条件、词的搭配组合规则、色彩区别、语体分类上去加以区别。

而在目前的教材及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依然是老师教学生说什么,同时就教学生写什么,但日常对话中常常包含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汉字,如:“谢”、“晚”、“宿舍楼”等,如果在学生还没掌握好笔画、偏旁的情况下,开始就学写这些字,只会使他们望而却步,产生畏惧心理,这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固有规律,即: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众所周知,中国儿童在学习汉字时,也是按照先笔画少的、后笔画多的;先简单的、后复杂的;先独体字、后合体字的顺序来学习掌握汉字的,我们在教授留学生时,为什么不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呢?先让他们熟练掌握汉语的约30个基本笔画和100多个常用的部件,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有些汉字往往具有许多的含义,开始时应首先安排讲授词频较高而用法简单的常用词语及其常用义项,不必面面俱到,如果此时就将这个汉字的所有义项的英语对应词全部堆砌上去,势必导致学生理解混乱甚至滥用词语,产生种种言语错误。在目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中,有些汉字,如:“化”、“介”、“就”等, 因种种原因并未给出汉字的英语对应词,这也让留学生无所适从,增加了教师教学和汉语学习者的难度。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频率的高低,结合词义发展的脉络,对某一词的读音及义项进行层次划分,在对汉语词汇进行解释时,就词汇教学而言,一般总是先安排讲授词频较高而用法简单的常用词语及其常用义项。这一特点决定了教材中课文词语的英译也必须遵循教学的阶段性原则,切忌脱离课文语境而堆砌词语其他义项的英文对应词语。

此外, 在将汉语词汇翻译成英语进行解释时,要格外小心,最好是将其用法加以限定,毕竟,语义汉英完全对应的汉语词语是极为有限的。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反倾销不力的原因及对策(1)论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