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人文关怀

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人文关怀

小编:林怡

摘要: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等,均写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爵士时代”的梦幻与迷离,以及在“美国梦”破灭的虚幻与凄凉。他的作品也因为反映出人与物的对立,以及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精神而经久不衰,成为长期被关注、研究的对象。文章从小说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对物化社会的反思、对时代精神的矛盾态度三方面,分析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F・S・菲茨杰拉德 美国作家 爵士时代 人文关怀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等,均写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爵士时代”的梦幻与迷离,以及在“美国梦”破灭的虚幻与凄凉。他的作品也因为反映出人与物的对立,以及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精神而经久不衰,成为长期被关注、研究的对象。具体说来,菲茨杰拉德小说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对物化社会的反思、对时代精神的矛盾态度三方面。

一 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他对其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同情。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自传式叙述,他所构建的人物在性格上或多或少带有自身经历的影子。因此,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他对于人物命运的创造与把握,都带有十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对他所摹写的人物的不幸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一方面,菲茨杰拉德对于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就是典型。盖茨比凭借着自身的努力,终于跻身上流社会,拥有了财富。尽管如此,他的独立自强、野心勃勃却终究没能带给他真正的爱情,他将财富视作是成功的唯一标签,但却未能与旧日恋人黛茜一起走向幸福美满的人生。他拼搏奋进,却最终被人算计而枪杀。菲茨杰拉德对于盖茨比这一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显然是非常同情的。盖茨比死去后,菲茨杰拉德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对盖茨比的同情,他把盖茨比的死亡比喻为破碎的梦。盖茨比作为“美国梦”的化身,他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他的死,却在世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借助盖茨比的痛苦与迷惘,道出了他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反思。通过盖茨比的悲惨命运,菲茨杰拉德旨在揭示出人作为一个充满思想的个体,在当时美国社会环境下的失落与迷离,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其中,菲茨杰拉德若没有经过对小说人物情绪的深度把握与关怀,是无法写出如此动人心魄的文字的。从这个角度说,盖茨比的悲剧,正是菲茨杰拉德心中苦痛的倾诉与抒写,因此会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菲茨杰拉德作为出色的小说家,对于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甚至小人物的命运,也带有着深刻的悲悯与同情。他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刻画的威尔逊夫妇就是这样的人物。威尔逊夫妇是值得抨击的,却也是值得同情的。他们相对于盖茨比、布坎南这些富人,有着更多的艰辛与无奈。茉特尔・威尔逊无疑是虚荣且堕落的,然而她成为汤姆・布坎南的情妇,从本质上来说与盖茨比是黛茜的情人并无二致。最终二人的死去,都与自己的情人身份大有关系。因此,菲茨杰拉德在书中设置茉特尔・威尔逊这样一个人物,似乎是试图为盖茨比的命运悲剧的必然性提供一个佐证,而在此同时,茉特尔・威尔逊的命运,也是值得叹息与同情的。而与此同时,乔治・威尔逊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作为一个男人,被自己的妻子背叛,又受到了妻子情夫的欺骗,杀害了无辜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安排他在杀死盖茨比后自杀,表现出乔治・威尔逊的绝望与痛苦,无疑也是值得同情的。

二 对物化社会的反思

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表现出对于当时美国社会过度物化的反思。菲茨杰拉德虽然通过写作名声大噪,且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他及其夫人的挥霍无度,使得他的生活仍然入不敷出,最终死于酗酒。在这种人生境遇的态势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也处处透露出对于物化社会的反思,他看到了“美国梦”的破碎。事实证明,后来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正为菲茨杰拉德所言中。

菲茨杰拉德对物化社会的反思,首先体现为小说的物质生活描写。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为读者们生动地描绘了纽约长岛的富人生活的纸醉金迷。如盖茨比与布坎南等人的生活,可谓是豪车美女,缺一不可。盖茨比等人经常举行奢华的宴会,与自己的情人飙车,过着奢靡的生活。而这些生活最终并没能给书中人物带来幸福,最终盖茨比家破人亡,成为了物欲社会的牺牲品。在这里,盖茨比的生命凋零,却并未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富有人情味儿,并不能获取同情和赞美。菲茨杰拉德写出了盖茨比始终为物质生活所绑架的生命轨迹,并显示出了对于物化社会的深刻思考,最终写出美国幻梦的破灭后的萧条景象。在盖茨比死后,尼克看到纽约富人居住区的凄凉场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物质化的社会将人变为商品,形成了一个无人能够挣脱的牢笼,不论是盖茨比还是菲茨杰拉德,最终都未能挣脱这一囚笼的拘禁,终于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其次,物化的人是拉茨菲尔德对物质社会反思的另一种反映。在《了不起的盖茨》中,黛茜是盖茨比心灵的寄托,是盖茨比心中理想的情人。可以说,盖茨比的发迹与上进,正是为了获取黛茜的芳心,最终的死去也与黛茜关系密不可分。然而,黛茜却是一个高度物化的人物,她虽然对于盖茨比怀有情愫,却在听说盖茨比是靠私酒发家时,认为盖茨比不值得继续交往。盖茨比可说是为黛茜而死,被前去报复的威尔逊所杀。即令如此,黛茜却连盖茨比的葬礼也没有参加,竟和丈夫汤姆・布坎南外出旅行,其薄凉可见一斑。拉茨菲尔德将黛茜塑造为一个高度物化的人物,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形象。《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揭示的物化社会,正是像一个大染缸,将黛茜、汤姆等人都异化为物质的奴隶,失去了自己的良知。菲茨杰拉德通过对物化社会的反思,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精神,他认为物质无法换取生命的幸福,过度地追求物质,最终只会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那样,沦为只追求财富与名声的行尸走肉。追求物欲而丧失自身的理智,是社会永恒的命题。菲茨杰拉德在描摹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却时刻流露出对于人的关怀,关注人在物质社会中的异化与变异,因而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作家中的佼佼者。

三 对时代精神的矛盾态度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即“爵士时代”的时代精神进行的深刻展示与反思。无疑,他作为身处时代大潮中的一员,处在社会的上流,对时代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并在同时与整个时代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因此其小说中反映出的深刻思考是超越时代的。

首先,要了解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之所以出现如此浓厚的人文关怀,就必须先理解“爵士时代”。20世纪20年代即“爵士时代”,或者说爵士乐时代。用欢乐的爵士乐来代表一个时代,可见这个时代的浮夸,事实正是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远离欧洲主战场,因此并未受到战火的侵扰。并且可以说,美国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美国经济百业待兴,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升。一夜暴富的事例屡见不鲜,人们都处在一片躁动之中,“美国梦”由此产生,不仅美国人对“美国梦”神魂颠倒,全世界也为之侧目。因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贫富分配的极度不均,美国出现了富人奢华无度的生活状态。整个社会也被上流社会所带动,呈现纸醉金迷的景象。然而,过热的经济引起的资本井喷,使得民众的投资变得盲目,出现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在这种情况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所描写的上流社会生活,可以说是“美国梦”价值观的映射,因此受到了欢迎和追捧。

然而,在繁荣生活的背后,菲茨杰拉德并未被蒙蔽,而是道出了时代拜金大潮下的危机,看到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的异化危机。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正是“美国梦”精神的化身。他身上所具有的进取精神,通过个人奋斗而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其坚韧的意志与渴望成功的野心,都是当时美国人心中所希望拥有的品质。尽管盖茨比并非依靠正规手段致富,然而他身上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却为人所称道。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在最终虽成为了一个悲剧事件,却更加彰显出他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美国梦”精神。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文学作品,他记录了一个有志青年带着理想主义奋斗并最终为之而献身的故事。盖茨比的进取与献身,是那个时代人们最为理想的标签,他是一个在物欲社会中有着自身人文光辉的形象。虽然他最终无法摆脱时代的束缚,然而正是这种悲剧性,是他及其作者菲茨杰拉德在日后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可阐释空间。

其次,菲茨杰拉德在赞美和同情盖茨比这样的理想主义人物时,又不得不写出他无法超越时代的悲剧。可以说,盖茨比的失败同时也是菲茨杰拉德生命的一种写照。他们最终的死亡,深层原因都与当时的价值观息息相关。“爵士时代”其实也和作家息息相关,20世纪的20年代,美国文学创作也处于一段黄金时期,如德莱塞、菲茨杰拉德等作家,就接连创作了众多经典之作。菲茨杰拉德因为写作的原因,也跻身于富人行列。而整个社会纸醉金迷的气息熏染了菲茨杰拉德夫妇,二人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菲茨杰拉德的人生与盖茨比一样,都是凭借自身才能跻身上流,却由于无法挣开物质时代对人的异化,最终只能英年早逝。从本质上说,菲茨杰拉德一直对他所处的时代既骄傲又抵触,既了解而又迷惘,这是在经济转型期的美国社会的一种常态。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时代不可逆转的失败,然而又无法抗拒这个时代给予他的吸引力,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在他的小说中,就演变为对于盖茨比这一人物的同情与怜悯,以及对于整个时代的反思。菲茨杰拉德关注人性在物质社会下的悸动与异化,他赋予了盖茨比以不懈的动力去追求幸福,因而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总的说来,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人文关怀,是“美国梦”时代精神的集中显现,也是其个人气质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下的产物。作为小说家的菲茨杰拉德,其人文关怀是对于当时社会与时代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他的人生历程与其小说人物的命运如此相似,其情感蕴含之丰富,对时代主流把握之精准,在当时与后世都很难复制。他的思考背后隐藏着20世纪以来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与反思,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经历一战后社会转型的产物。而也正因为此,菲茨杰拉德与其笔下的人物,才显示出超过时代的人文主义关怀,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程锡麟、王安:《当代西方菲茨杰拉德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朴婉绪小说的叙事空间小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