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谈电影的原文本改编策略——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谈电影的原文本改编策略——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小编:李前进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层出不穷,许多改编电影甚至还收获了艺术与票房的双丰收,并且随着文学作品的丰富发展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改变。对于这些新变化的研究是有必要的,不仅是对电影的原文本改编策略的研究总结,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电影改编的理论,并对未来的电影改编方向有前瞻性的意义。

二、文学与电影之间

(一)小说与电影的创作都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艺术扎根于现实生活,但往往又高于生活。小说和电影作为艺术的两个种类,都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灵感,展现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宏大命题。而完全地复制生活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要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创造,电影和小说亦是如此。而艺术的虚构并不违背真实,相较来说,作为文字叙述的小说,其虚构空间比声画艺术的电影更大。

(二)小说和电影都以人物的塑造为重点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和电影艺术的核心,它们都需要丰盈典型的形象来传达思想,借由人物来传情达意。电影的人物形象具体可感,通过演员对剧中人物的诠释来创作电影。而小说的形象塑造借由文字展现,其人物虚拟程度更高,可以在读者的心中幻化成各种不同的影像。

(三)小说与电影都是叙事的艺术

叙事是一连串发生在特定时空、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事件的符号学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对故事的描述行为。电影和小说都要从叙事展开,需要一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叙事要素来展开情节。而电影需要具备比小说更为复杂的叙事模式来推动情节发展。

三、小说改编电影个案研究

本文选取了一部经典小说改编的华语电影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即王朔的短篇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成就了姜文,展现了王朔的黑色幽默,无疑是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外之喜。

《动物凶猛》在王朔的笔下展现出一幅文革背景下的少年成长画卷。他们由于历史的原因,自身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那个氛围压抑的灰色时代里,少年的野性、情欲如暗夜的玫瑰愈发地张扬。而这群部队少年冲动而压抑的情欲在姜文导演的镜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把小说作为素材,对电影而言,便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开始。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其改编风格的意义就在于他只是将原著作为一个引子,在其作品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使其更符合影视艺术的特点,也打上了强烈的姜文式烙印。下面我们便来分析姜文是如何对《动物凶猛》进行改编的。

(一)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更加注重感官的追求,视觉的震撼力往往会加深电影的精彩程度。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增添了许多场面宏大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例如,影片开头马小军等欢送父辈们去贵州当军代表的热闹场面,立刻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卢沟桥下几百人对峙的场景,握手言和后在莫斯科餐厅的聚众狂欢,以及功勋满满的老将军与美貌的秘书在放映厅观看情色镜头的荒唐场面等,都是电影改编后新加入的场景。这些场面宏大或是激烈荒唐的镜头,都给予了观众比阅读小说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丰富主人公形象

电影与小说不同,在将近120分钟的时间里,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必须要有更为明晰的故事线。于是姜文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密地拼凑起来,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更为丰满。小说中一些其他人物的经历被安插在马小军身上,例如小说中在雨夜里沿街高声呼喊米兰的高晋变成了马小军,而这样的转换让马小军对米兰的感情表现得更为强烈;人物的行为动机也发生了改变,例如为了表现马小军骨子里的懦弱,小说中有一个因扰乱社会治安被抓到公安局训话而害怕得失声痛哭的情节,而电影里则添加了马小军痛哭逃生是为了见到魂牵梦萦多时的米兰这一主观原因。这些情节的变动让人物的形象更加复杂多面,情节也更加紧凑。

(三)升华思想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毫不掩饰地展现了自己的青春记忆,对于那个年代的复杂情感,以及属于他的难以忘怀的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他以辛辣的笔触追忆那个年代,并非要讲述一个大众喜爱的痞子美人的俗套故事,而是依照对于叙述者内心情绪的回应,还原那段青涩迷乱的文革记忆,那个彻底展现动物本能的凶猛时代。而姜文改编后的主题模糊了起来,对于那段文革岁月,他的记忆更多是阳光灿烂的:纯洁、真实而又不失感伤。影片中插入傻子这个经典的荧屏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他终日站在军区大院,骑着一根木头,嘴里反反复复三两句台词,但他其实就是马猴儿一群人的缩影。当马小军他们长大后重聚时,他们依然热情狂野,但在黑白胶片后面,我们能看到他们内心的麻木与世故。

四、结语

《阳光灿烂的日子》看似姜文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但其仍然忠于王朔的原著精髓,忠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展现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最后的一点青春记忆,凶猛而纯真。而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更应遵循此规律,一味地删减改编而脱离了原著的思想大意,这样的改编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应忠于原著,表现原著。

把小说搬到银幕上,绝对是电影史上的一大壮举。小说原著赋予了电影起点较高的故事,鲜明的主题与生动的人物形象;电影则将这些延伸成影像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作为受众,当我们看到一部改编电影时,即使认为它与原作仍有很大的距离,请不要轻易否定它,至少它完成了你对原作的二次欣赏体验。而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原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努力追求电影不同于小说的另一种美。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田园书写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