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谈声乐训练

谈声乐训练

小编:耿续涛

艺术,顾名思义,含有技术、技艺之意。尽管艺术创作的技术,艺术家的技艺,是用来创造非实用的艺术美的,因而不同于匠人的实用技术和技艺,但与匠人相同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匠人也好,艺术家也好,都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精湛的技艺,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了这个过硬的基本功为物质基础,然后才可能谈到形象鲜活,感人肺腑,意境优美,哲理深邃,等等。

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把歌唱好,把戏唱好,首先要技术精准,技艺高超,然后才谈得到声情并茂,沁人心脾,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等等。声乐艺术,首先要有技术支撑,技艺保障,要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这是声乐家的看家本领。没这个本领,别说成名成家,连饭也吃不上,这是声乐人尤其是初学者,务必要明确的最基本的声乐道理。

而要技术娴熟,技艺精湛,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要经过科学训练,千锤百炼,直至炉火纯青。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而后识曲。歌唱家需要特定的先天条件,需要较好的音乐天赋,但更需要科学的训练,包括名师指点。任何歌唱家,无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音乐天赋多么出色,也都是训练出来的,是名师指点出来的,没有天生优秀的歌唱家,没有无师自通的歌唱家。英国女钢琴家基娜巴考尔说:音乐是一种充满美好时刻、充满特殊体验的艺术,但也是一种要求你不断付出牺牲的艺术,不能半心半意,必须为之贡献终生。搞器乐的都明白:一日不练手指知道,二日不练自己知道,三日不练别人知道。唱歌唱戏搞曲艺的也是如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慕别人辉煌的声音,绚烂的演唱,动人的歌声,莫不如全身心投入技术训练,拥有高超的技艺。

声乐训练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涉及到生理学、物理声学、音响学、心理学,涉及到大脑神经活动以及身体内部肌肉运动或振动,对人体发声器官产生的复杂影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因人而异。人体发声不同于乐器发声,乐器是死的,人体是活的,乐器是统一的,歌唱家是个别的。因此声乐训练比器乐训练更难。但基本规律还是可以把握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声乐训练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法。

声乐训练的根本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将人体自然乐器改造为审美的歌唱乐器。人体生来就有胸腔、脑腔、喉腔、口腔、鼻腔等腔体,这些腔体,原本不是专为歌唱设计的,而是用来呼吸、吃饭、说话等等,是用来维持生命和生活的。但这些腔体,像乐器一样,具有发声功能,不仅可以用来说话,也可以用来歌唱。只要不是哑人,人都可以唱歌。但唱歌与歌唱相去甚远。一般人唱歌,用的是自身自然乐器,即自然腔体,以及习惯性的胸呼吸,这种嗓音俗称大白嗓。用这种大白嗓唱的歌,达不到人们对声乐理想的审美要求。因为它音量小、音域窄、声音薄、音质差,等等。人日常说话的呼吸量仅为300 毫升左右,而大声歌唱的呼吸量达到2000 毫升左右。大白嗓没有共鸣,而歌唱尤其是美声歌唱,共鸣是必须的。所以,声乐训练的根本目的或主要内容,就是使人体相关自然发声器官,由本能的习惯状态向科学的发声状态过渡,形成适应性和习惯性转变。

与此根本目的相统一的根本训练方法,也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调整呼吸打开腔体,以扩大音量和音域并美化声音。其中调整呼吸最重要。行家认为歌唱就是呼吸,会呼吸才能会歌唱。所谓会呼吸,就是把日常的胸呼吸、浅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形成深度呼吸、绵长呼吸,积蓄和提升丹田气,从而为歌唱、为共鸣提供强劲的气息支撑。无论是调整呼吸还是打开腔体,作为一种人体相关肌肉与气息运动,都离不开相反相成的运动规律,即欲上先下,欲高先低,欲前先后,欲真先假。换言之,要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相一致。其中奥妙,值得体悟。修道者认为:顺则凡,逆则仙。声乐训练,也是如此。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琴技巧在李斯特作品《塔兰台拉舞曲》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