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生态混凝土护坡的施工工艺及作用

浅析生态混凝土护坡的施工工艺及作用

小编:

摘要:本文针对这种护坡型式的施工和作用进行研究,介绍了施工工艺,分析了工程应用效果。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 施工工艺 作用

1 概述

生态混凝土护坡又叫生态砼护坡或者无砂混凝土护坡。它是通过材料筛选,经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多孔隙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混凝土中存在大量连通或单独的孔隙,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并且能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降低环境的负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生态混凝土种类及施工工艺

2.1 现浇式生态混凝土 现浇式生态混凝土要求河道的坡面平缓,能具备较大的施工场地,并且要根据天气变化的情况对养护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由于生态混凝土固化后最大仅有几毫米的孔径,所以不具备大型植物生长的条件,因此也就仅限于铺草皮或者液力喷播等绿化方式。

现浇式生态混凝土施工步骤为:①砼格梗浇筑,包含支模、浇捣混凝土、混凝土养护;②营养土工布铺设,土工布卷在安装展开前要避免受到损坏并堆放于经平整不积水的地方,必须用不透明材料覆盖以防紫外线老化,土工布经铺设后进行缝合;③生态砼浇筑,施工方法同普通混凝土浇筑,在播撒草种之前,多孔混凝土表面应进行中性化处理,然后在其中填入保水性能好的土质,多孔混凝土表面的覆土中可加入植物生长必须的养分,生态凝土护坡浇筑后应细心养护,并做好防止暴雨冲刷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即可直接播撒草种。

2.2 预制构件式生态混凝土 预制构件生态混凝土突破了现浇式生态混凝土的限制,能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设计不同的预制构件模具制作混凝土砌体,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流水化和自动化,砌块成型后经自然养护即可运输使用。

预制构件式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步骤为:①预制生态砼砌块,生态砼中没有细集料,采用的粗集料的粒径比较大,而且要形成具有宏观连通空隙的多孔堆聚结构,因此就需要水泥浆体均匀地包裹在粗集料颗粒表面,骨料之间通过接触点处的水泥浆体胶结为整体,通过振捣和振动相结合,表面采用人工拍压的方法成型;②土工布的铺设,预制式生态混凝土土工布铺设基本与现浇式的相同;③生态混凝土砌块铺砌,生态混凝土砌块经测量放线控制方向和高程后再进行铺砌,铺砌时用粘土找平,砌块轻拿轻放,用木槌或橡胶锤轻敲压平,然后用水泥砂浆填灌砌体之间缝隙直至砂浆饱满,经洒水养护一段时间后即可进行播撒草种。

2.3 施工工艺比较 现浇式生态混凝土护坡要求河道的坡面平缓,能具备较大的施工场地,且一般需要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施工工艺有一定的难度,施工进度受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安排及天气影响较大,由于是现场施工,施工质量有保证。

预制构件式生态混凝土相对于现浇式生态混凝土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只需要购买成品即可进行现场施工,施工影响因素较少,施工进度较快,但砌体成品进场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生态混凝土的作用及应用

由于生态混凝土护坡自身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色,混凝土与植物和谐共处,因此生态混凝土护坡具有加强防护、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工程价值三个功能。

3.1 加强防护 生态混凝土护坡的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根的锚固作用,浅根的加筋作用,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以及控制土粒流失。传统的混凝土和块石护坡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老化,钢筋发生锈蚀,岩石风化,加固作用也就越来越差,而生态混凝土能在通过混凝土自身的重力进行护坡防护的基础上,同时预留了足够的植物生长空间,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了土体表层,如同一根根带有预应力锚固的作用的锚杆,锚固到比较稳定的岩土层上;植物的根系在土体中生长,形成了盘根错节的立体结构,植物的根可看为带预应力的土和草根的三维加筋复合材料,使得边坡土体更加稳固,土体的强度也进一步提高;植物通过蒸腾等作用,使得土体内的水分被吸收和蒸腾,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得到降低,从而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稳定了边坡;雨水等地表径流通过冲刷作用可以带走分离的土粒,进而引起侵蚀,而生态混凝土上的植被却能减弱这种冲刷作用,从而控制土粒流失现象的发生。

3.2 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混凝土护坡是在结合保护自然环境,降低环境负荷,完善生态系统,保存及改善环境景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凝土与自然成为了和谐统一的整体,建立了阳光,水,植物,生物之间的河道生态系统,真正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环境景观和完善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3.3 提高工程价值 生态混凝土护坡能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的实用价值,提高工程的可观赏性,甚至进一步结合景观工程,可以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目前,生态混凝土护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水利工程等当中。

4 结语

生态混凝土护坡融合了生物学、材料工程学、水利学、环境科学等众多的学科知识,具备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水质净化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建筑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探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