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职文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高职文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小编:

【摘 要】产学研合作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职院校对文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存在认识局限、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管理滞后、政策缺位等问题。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提高行业企业跟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完善产学研机制;强化学校的科研推广能力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文科专业;产学研合作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的兴起,随着行业、企业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随着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期待逐步增强,高职院校的“应用”、“实用”的定位更加明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在人才培养上,也要在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全方位融入社会,在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自己。因此,对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会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作用及局限

现在,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推动。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对发挥高校科研结构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入等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美、日等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企业孵化器模式、科技工业团区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研究模式以及科研据点模式等。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引进和改造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在获得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我国特有的不足。③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制度安排,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符合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产学研合作可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各自利用其优势资源,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完成技术成果的商业和产业转化,为各合作方带来收益。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成本因素包括现存的科研体制、产权制度及激励制度等方面的制约,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价值观、企业不良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等。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体制制约,减少不利影响,以降低产学研合作的供给成本,促进其广泛形成和深入发展。④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推动、市场需求主导、共建模式等。振兴与繁荣我国产学研合作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特;强化政策法规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约束等。⑤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院校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第一线需要”和“应用性”是其本质性特征。因此,高职教学必须贯彻“三实”(实际、实用、实践)原则,走“三结合”(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途径,实践这个途径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⑥。

但由于产学研合作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三者的目标和利益均有所差别,因此很难产生合力 。⑦对高职院校而言,目前产学研结合存在诸多的困惑。特别是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的产学研,普遍存在观念误导,服务意识弱,技术服务层次低,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和社会需求不足等原因,导致无论是在科技研发还是在产学结合上,行业/企业的参与动力都既存在先天不足――文科类专业应用性弱化;又存在后天失养――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互动的良性运行政策保障缺失的问题,使产学研结合更加困难重重。⑧

我国高职院校对文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存在认识局限、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管理滞后、政策缺位等问题。面向未来,高职文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应以专业建设为依据,提升产学研结合的质量与效能;以研究机构为平台,打造梯级结构持续发展的创新学术团队;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建树解决区域社会热点问题的学术品牌;建立政府引导、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综合采用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方式。⑨以往对工科专业在产学研方面,无论是在研究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然而,对文科专业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尚需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以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⑩

高职安全类文科专业产学研既存在上述普遍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困境。安全类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来自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或与公共安全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主导的行业,如消防、保安、安全防范技术、基层法律服务、网络侦查、安全检查等,也就是说,高职安全类文科专业主要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买方是政府或政府主导的部门,因此,行业主管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方面,普通高校供给的安全类文科专业毕业生非常充分(如几乎每个普通高校都有法学院),由招录公务员的门槛越来越高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安全类工作本身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工作中更多倚重的是观念、情感、规则等“活的”、“柔性”的东西,“纯技术”的东西并不多,所以,高职教育的“懂技术、会操作、上手快”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

因此,在目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中,高职安全类文科专业如何探索一条可行的,有助于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途径

(一)强调高职文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1. 产学研合作对作为独立类型的高职教育的价值评估具有重新发现的意义。高职文科类教育目前面临的基本困境是:与普通高校的边界不清晰,同场竞争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比较优势。

2.服务行业和引领行业也是高职教育的理想之一,产学研合作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根本途径,能够体现高职教育对社会和行业的独特贡献。 3.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对高职学生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4. 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建设体系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二)探索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的途径

1.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体制制约,减少不利影响,以降低产学研合作的供给成本,促进其广泛形成和深入发展。政府应当支持、鼓励、保护、引导和协助,建立合作制度、机制。现在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仇恨犯罪,如纵火、滥杀频发,单靠政府武装力量,如警察来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护公众安全捉襟见肘。因此,政府要花钱卖服务,花钱买平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安全服务。

2.提高行业/企业跟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完善产学研机制。行业/企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普通高校,特别是211,985大学。加上安全类公共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政府,并不像普通企业那样计较成本效益,所以,这个主要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强烈。从行业本身来看,二者没有形成互利关系,难以保证其合作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行业应该接触、了解、接纳职业院校,从职业院校中获得信息、支持和帮助。

只有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上多思考多投入,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和行业认同,才能更好发挥高职文科类专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功能与价值。从而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不是为了领略思想,训练思维,提高审美,继承知识,而是为了“应用,操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文科而言也如同工科类职业技术教育一样合理、有效。

注释:

鲁淑华:《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

②谢园园、梅姝娥、仲伟俊:《基于创新过程观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8期.

③曹雯瑜:《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

④高华云:《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制度需求和供给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1期.

⑤武海峰、牛勇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⑥徐元俊:《高职院校文科实现产学研的途径探索》,《甘肃科技》,2006年第9期.

⑦杜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2期.

⑩徐元俊:《高职院校文科实现产学研的途径探索》,《甘肃科技》,2006年第9期.

课题: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