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3篇)

2023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3篇)

小编:zx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一

建设美丽乡村,有人走在了前列。

走在乡村建设的路上,有农民在大地上奋斗,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艰苦奋斗,将一个交通闭塞、房屋破旧、村民收入低的薄弱村,发展成了全国文明村,并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笔回信。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发展,这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的希望。总有人说,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但是当踏上了中国梦的征途后,一切仿佛那么和谐。在这条路上,乡村建设如同烟火,偶尔冷漠受挫,但终归发展火热;恰似人间,终有光明时刻。

乡村建设如星星之火,照亮未来。

干部下乡,精准扶贫,带给老无所依的农民情感与物质上的关怀;教育从娃娃抓起,多少个希望工程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福音,送去知识,传递希望。下一代的农民,不能只当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保安大叔、保洁阿姨、食堂大师傅。执政党的不忘初心与创新引领,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村庄最能体现国家的发展变迁与开拓进取,小家的幸福才是大国的未来。

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生产发展齐头并进,生活宽裕无烦恼,乡村文明小事起,村容整洁不懈怠,管理民主人人责,这就是美丽乡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却又不忘初衷,传统依旧,乡村才是真正的“进行时”,农民的春天才会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建设美丽乡村,让故乡回得去,让乡村的未来看得见。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

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

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三

我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农民的内生动力。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致富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下面,结合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扑下身子,摸清底数,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工作组、村干部、驻村队员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农户的家庭中去,与贫困群众贴得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每户的情况要心里有数。

二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对贫困户进行就业再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助力脱贫攻坚。培训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等培训要求的原则,根据贫苦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市场的需求和贫困家庭的培训意愿,因地制宜,重点让贫困户、脱贫户掌握能致富的技能。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民财产性增收的重要板块,更是提示农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可以通过对村庄的宅基地用地规模、布局、标准和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有效资金进行宅基地的置换、整理与修复,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体、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结合。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开发古村落、民俗村、休闲农庄、殖等打造新的产业链,发展共享房屋、共享庭院、共享村庄、共事田园等多种共事经济形式,打造振兴新农村。将村庄重整与生态宜居目标结合起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发挥土地制度红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突出基层组织升级,夯实引领体系。要强化村党组织建设,深入落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从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改善阵地、优化队伍入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创新实施乡村人才工程,真情回引优秀农民工、实用技术人才,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务监督等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探索在村民小组成立理事会、监事会,使村民自治组织真正成为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主要力量;强化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发展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理人等举措,大力培育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利益协调的当事人,全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五是振兴乡村需要传承农耕文明兴盛农村文化,我国传承传统种植业发展快,种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増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増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锛魂,要形成文明多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换发文明新气象。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新生军训心得体会200字(17篇)

下一篇:最新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