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7篇)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7篇)

小编:zx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一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小忠夫妇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小忠夫妇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在他们的这个新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走进小忠的家,会有一种舒心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富余,但屋内却被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家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待人和气、彬彬有礼,家中到处洋溢着幸福的音符,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全家没有一人参与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从不违法乱纪。

真心待人是小忠全家的处事态度,小忠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都热心帮助。他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忠身为刘庄村村干部,带头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他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刘庄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创建“平安家庭”的活动中,他和爱人知法守法,积极倡导无暴力、无犯罪、无违法的文明户宣传活动,努力做安全文明之家。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二

在鄂州市有一个崇尚文明、相亲相爱的家庭,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热心助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平安家庭”的先进典型,深受单位及邻里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老戴同志一家。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老戴一家3口,妻子老刘,在交通部门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已经在武汉就业,一家人和睦相处,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各级规章制度,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他和爱人知法守法,积极倡导无暴力、无闹访,无盗抢,无拐骗,无聚赌,无吸毒,无传销及环境卫生好,勤俭持家好,尊老爱幼家风好, “八无三好”文明户的宣传活动,努力做到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 在家庭中,夫妻俩对于双方的亲人,都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逢年过节经常买上营养品去探望,并常常与家人谈心,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双方的亲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他们,让父母及亲人生活得快乐、健康。老人的生日,他们都记在心里,总会烧上一手可口饭菜;也总是不忘给老人买些礼物;天寒了,给老人买来保暖衣,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前几年老刘的母亲,因为年事已高,加上双目失明身体不好等,他们几经商讨,也得到老人的同意,办理了入住市福利院,那里有专职人员照看,虽然得到全方位的照看和护理,可是做女儿女婿的天天把老人挂在心里,一有空就买上老人喜欢吃的前来看望,为了看望老人方便,前年还特地买了辆车,老人满是欢喜,他们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亲戚朋友,纷纷效仿,能够看望老人十次,绝不看九次,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女儿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不管何时脸上洋溢着笑容,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特别懂事,知道感恩,本科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单位录用,工作之余,经常问候家人,每次回家必带的是开心快乐,一家其乐融融,溢于言表。

在单位他们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在社区,他们和邻里的关系相处的也非常好,每当谁家有困难,他们都热心帮助,尽自己所能为别人解决矛盾。隔壁邻居都非常喜欢他们,他家和邻里从没红过脸,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心,遇事有商量,相处的很融洽,周围居民都称老戴一家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平等互爱,老有所养,邻里和睦,共建和谐,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大家庭在尽职尽责,“平安和谐家庭”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他家的带动下,周围居民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识,也积极倡导了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戴他平时利用工作之余,坚持打羽毛球锻炼身体,并在平台搭建了一个小花园,种上花草,以陶冶情操,还种上几个品种的蔬菜,妻子老刘也积极参与其中,将果皮、摘下的菜根等埋在土里做有机肥,将家里的淘米水拿来浇菜水,每一件小事上都力争勤俭节约,倡导健康绿色环保生活,自家种的产品经常分享给隔壁邻居,人人都夸他们夫妻二人生活朴素,为人低调,友好待人,他们的行为感染着孩子,也感染身边的人。

妻子老刘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好人,为人低调,谦和善良,生活简朴,乐于助人,辖区里有个爱心旧衣服收集柜,她不仅把自己家闲置不穿的衣服都收集,放到爱心柜里,还到左邻右舍去收集,把爱心传递,送给需要的人们。

20xx年8月一天下午,天气还很热,老刘正下班路过十字路口,一位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在地,脸朝下、背朝上,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生命危急,现场聚集了大量的围观者,但他们或没有技巧或缺乏勇气或怕惹事上身,谁都不敢靠近老人。这时,她停下脚步一问究竟之后,迅速冲开人群来到老人身旁,她学过一些护理知识,懂点一点,立马蹲下身子抱起老人,让老人侧卧并微微托起老人头部,使其呼吸顺畅,一直到120急救车赶到后才放心离去。施救过程中,不断有人向他喊话:“你要当心啊,会有麻烦的`”,但老刘毅然决然地说:“你们不要这样,做人要有点良心,好人还是多”,她不动摇、不放弃,用善心、果敢和智慧使老人转危为安,她的救人义举,他的高尚品行为我们全社会传播了精神文明的“正能量”。

多年来,老刘同志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老戴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有着32年党龄,36年工龄的看守所警官,一直以来,扎根在看守岗位第一线,无论是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还是窗口服务,他始终用真情换真心,用执着与坚韧,挽救了上百个曾经迷途的心灵。恪守信念,敬业无私,是他肝胆照人的境界,他以平凡工作的涓涓细流,凝聚了一个基层干警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用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的敬业与奉献之歌。

他以真心换真心,甘当管教“孺子牛”,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缔造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工作中,他坚持与在押人员促膝谈心,嘘寒问暖,践行“情感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我们的职责不单是监视、管理、打击,更重要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用关爱唤醒在押人员的良知,使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老戴恪守于心的信念。

45岁在押人员邵某某,因涉嫌杀人致2人死亡被依法刑事拘留,在羁押期间,邵某某情绪非常低落、极其不稳定、闹监等不配合管理的情况,老戴通过了解,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人性化管理,细致入微的谈心,一遍又一遍的教育和开导,没用因为他犯了这么大的罪行而嫌弃他,反而是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让他从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罪行,给受害者失去生命,家属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痛苦,后来通过老戴不懈的努力,邵某某改正了以往违反监规,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在押两年多,最后服管服教,执行死刑前,对着戴教官双膝跪地,磕下三个响头:感谢政府对他的教育和生活上的照顾!

在管教岗位的十五年工作中,老戴没有给在押人员通风报信、串通案情;没用打骂、体罚在押人员,曾先后发现制止在押人员自杀、自伤自残事件30多起,制止闹监事件40多人次,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150余处,经他管教的10名死刑犯顺利交付执行,1500余名在押人员顺利投劳出所,确保了在押人员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好,不能对不起自己穿的这身警服。只有这样才会心安,这就是他心中的坚守。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三

小菊,现任汰内村妇代会主任、汰内村支委会委员、镇党代表、县人大代表等,曾获得市“优秀计生女组长”、镇“双学双比女能手”等荣誉称号。小菊的家庭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康之家,丈夫蔡高文在沙建镇供电所上班,儿子蔡巍是永安市电力学院的学生。她们家庭关系和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上互相照顾,工作上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为广大村民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作为村妇代会主任,小菊作为一名农村的女共产党员,她爱党爱国,崇尚科学,大力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法律法规,积极发展经济;在生活中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全村妇女的好榜样。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热爱科学、热爱集体”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组织本村妇女、老年人学习《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带领村创业女能手到外面参观学习,不断提升妇女的自身素质。小菊经常到众姐妹家中走访,与她们拉家常,了解她们的困难情况,如去年3月小菊得知村民杨雪如、赵银珠生活困难,急需帮助,小菊及时向村两委、镇妇联反应,在其协调下,杨雪如、赵银珠都列入低保,使她们生活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她还积极为计生二女户、独生子女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等,积极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小菊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女性,20xx年,国家钢材市场复苏,小菊意识到农村要脱贫致富,发展工业是硬道理,小菊抓住商机,率先与人合股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相继创办了一家永得固耐磨材料厂和一家钢材制作场。在小菊及合伙人的精心经营下,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吸收40多名本村剩余劳力为工人。小菊自觉缴纳各项税费,文明经商。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小菊常年订阅人民日报、闽南日报、环球时报等各类时事、科技报刊及研读合同法、劳动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忘向周边的同业人员宣传国家对本行业最新或优惠政策,使他们对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

丈夫蔡高文在沙建镇供电所上班,他对妻子的事业全力支持,十多年来默默地支持妻子的工作,小菊总骄傲地称之为“贤内助”。在夫妻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她们一家总是得到邻里和社会的夸奖,村里的姐妹们常说:“我们的妇代会主任是好样的,是我们的好榜样。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事关广大群众生存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础。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体家庭的和谐平安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宅乡立信居委会小李一家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家庭中无吸xxx、酗酒、赌博等违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发生。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平等互助,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团结邻里,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为广大居民树立了榜样。

小李和爱人姜亨和结婚近三十年来一直互信互爱,有问题出现就及时沟通,心平气和地商讨解决,很少吵架,更没有出现过动手打人的现象。在家庭大事决策方面始终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在对重大家庭事件作出决定前都要召开“家庭民主会”,征求各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妥善做出决定。小李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沟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彼此间的共同观点是做人放在第一位,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坚持走自己的路。

为教育好孩子,夫妻二人付出了很多艰辛。无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要抽出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她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小李和爱人虽然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小李从来不搞“家长专制”,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从没对孩子制定过任何强制学习目标,也没强迫孩子学习过任何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

在生活中,小李和爱人既是生活中的知心伴侣,又是孩子的好父母,更是父母的好儿女。夫妻二人对于双方老人关爱有佳。父母年龄大了,没有经济来源,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小李夫妻商量后,主动承担老人的经济支出。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小李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工作和学习而有丝毫的怠慢。家人的生日,她记在心里,放在心上,总会烧上一手家人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不忘给家人买些礼物;天寒了,她早早地就为父母们送上棉衣棉被,还为他们买保暖内衣;天热了,就及时为他们装上电扇。平时还总是给老人们买营养品,让他们加强营养。小李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关心,经常与老人谈心,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身为一名党员,小李主动和邻里之间处好关系,每当谁家有困难小李都能热心帮忙,为她们解决矛盾和困难。多年里小李一家从来未与邻居红过脸,吵过架。村民们都说小李一家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在努力搞好家庭内部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基础上,更是不断加强对各项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学习。特别是乡、社区组织的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学习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并将学来的知识技能向邻居们传授,带领左邻右里一起维护周边环境的稳定和谐,尤其是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积极倡导无家庭暴力;无吸、贩、制、种毒;无违法犯罪;无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防诈骗“四防”。

老有所养,平等互爱,邻里和睦,共建和谐,“平安家庭”在小李家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在小李的家庭的带动下,周围群众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识,也倡导了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居的移风易俗做出了贡献。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五

为进一步深化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家庭及成员参与创建“平安家庭”,助力“全国平安城”建设,佳木斯市妇联开展“平安家庭”标兵评选,使广大家庭学有榜样、做有标准、赶有目标,并对“平安家庭”标兵典型事迹进行展播。

小于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温馨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生活并不总是鲜花和掌声,有时也会荆棘密布。那是20xx年9月23日的夜晚,她与丈夫老付散步时,丈夫被一辆疾驶的大货车撞倒,瞬间躺在血泊中。在医院重症抢救室外等待多日的小于坚信:丈夫一定会醒来!可醒来后的丈夫只有婴儿的智商,什么都不知道了,犹如植物人。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小于,她没有放弃希望,坚持天天给丈夫按摩、擦身、喂饭,不停地与他聊天,谁也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痛苦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10年不离不弃地陪伴中,丈夫日渐好转,现在几乎与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言语表达流畅,很多人、很多事都想起来了,恢复了记忆。

小于夫妻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文明的家风。小于今年已经61岁了,但是为了家庭,她每天都是精神抖擞,力量十足,忙完照顾丈夫的事情,还要照顾双方的父母。她把公公婆婆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每天早晨都亲切地问候他们,平时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学习厨艺、沟通感情。她从不嫌弃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婆婆身体不舒服,就马上送她去医院。婆婆生病时,小于为她端茶送药、按摩手脚。这些平凡的小事就象催化剂,使婆媳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下,80多岁的公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小于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热衷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身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不忘弱势群体,连续3年默默地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衣物和保健品;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书包等学习用品,捐书200多本;爱心捐款数千元。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热心肠,邻居家有事,只要她力所能及的,绝对无条件地帮助。虽然已经从教师岗位退休多年,但当她看到学校很多老师为了班级的学生,顾不上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她就义务承担起照顾老师家孩子的责任,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于妈妈”,她出钱出力,从不计回报。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六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小杨,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小杨同志,籍贯鹤山市古劳镇新星村洛社一队,中国共产党党员,鹤山市政协委员、鹤山市总商会会员、古劳镇商会副会长、鹤山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妻子叶洁芬,与丈夫共同经营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育有二个儿子,一个就读于鹤山市第一中学,一个出国留学,成绩优异。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小杨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镇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小杨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齐来到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杨夫妇是鹤山市知名的鞋材企业家。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小杨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3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下海"从商,设厂加工鞋材,一边经营鞋材,一边照顾家庭。叶洁芬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厂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鞋材加工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可观,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2000年,夫妇找准时机,拓展业务,转换经营项目,扩大规模,成立鹤山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成功,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小杨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鹤山市政协委员、古劳商会副会长,小杨多方面沟通镇属企业老板,宣传镇委、镇政府的政策法规,在依法纳税、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及协助镇中小型企业招收员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小杨积极支持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工业区厂区道路硬底化。07年上半年他搬迁新厂房时,自己拿出3万多元将厂房前的道路硬底化,并营造好绿化、美化环境,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了方便。07年中秋节,小杨夫妇偕同厂办公室人员来到镇慈善敬老院慰问,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花费1万多元为该院完善办公设备。四川汶川地震,小杨慷慨捐出1万元善款,同时积极发动员工献爱心,捐款4000元。多年来,夫妇热心家乡建设,共捐款18万多元用于学校建设、修桥筑路、兴建文化室和龙舟赛事等。

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小杨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小杨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篇七

该家庭共有五口人,现与儿子一起生活,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该同志有着37年的党龄,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没有不良记录,而且乐于助人,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帮助和教育周边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

小黄一直以来,都是本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这种奉献精神投身于工作、事业,退休前,作为原港口煤矿一名普通的职工,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兢兢业业,克已奉公,曾因工作表现优异多次受到单位的表彰,儿子在其的影响下,也在现单位表现出色,获得单位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该家庭里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家庭和睦温馨,邻居都很羡慕。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退休后的小黄,热心热情,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得知社区在双龙后弄移民点成立义务巡逻队后,身为老党员的小黄,主动联系到社区居委会,志愿加入义务巡逻队,参与日常巡逻,并协助社区积极指导邻里居民加强安防防范措施,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作为创业社区大家庭中的一员,小黄家庭和睦团结、帮助邻里,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充分发挥了一名退休老党员的余热,得到了周边群众的高度评价。

热点推荐

上一篇:邮政员工年底总结(五篇)

下一篇: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