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10篇)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10篇)

小编:梦幻泡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一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7.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10.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1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3.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三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四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五

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 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六

(1)使用仪器

固(块状)镊子(粉状)角匙, 液 量筒,滴管,滴定管

(2)定量取用仪器

用天平、量筒,不定量用最少量为 液 1-2ml 固铺满试管底

(3)取完后

盖上盖子,放回原处 用剩药品 不可放回原处(白磷、金属钠钾除外)

(4)特殊试剂取用

白磷:用镊子夹住白磷,用在小刀水下切割

取用试剂不能 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 直闻气味 不能 尝味道

2、仪器洗涤

洗净的标准:内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不聚成水滴,不凝成股

洗、氧化剂洗、溶剂洗等。

特殊污迹的洗涤举例:

(1)内有油脂的试管 naoh 溶液 或洗衣粉或汽油

(2)附有银镜的试管 hno3 溶液

(3)还原 cuo 后的试管 硝酸

(4)粘有硫磺、白磷、碘的试管 cs2

(5)久置 kmno4 溶液的试剂瓶 浓盐酸

(6)熔化硫的试管 naoh 溶液或 cs2

(7)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盐酸

(8)熔化苯酚的试管 酒精或 naoh 溶液

(9)盛放乙酸乙酯的试管 naoh 溶液 酒精

(10)做过 cl—,br—检验的试管 氨水

3、试纸的使用

常用试纸及用途:

红色石蕊试纸 测试碱性试剂或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 测试酸性试剂或气体

ki 淀粉试纸 测试氧化性气体

ph 试纸 测试溶液酸碱性

注意:使用 ph 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七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八

1.限制性内切酶和rna水解酶的作用部位不同。

2.先天性汗腺发育不全是x染色体上的隐形遗传病。因此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是全身汗腺发育健全的女性。

3.过敏、甲亢、器官移植均需要减弱机体的细胞免疫强度。

病毒从一个t细胞离开,进入另一个t细胞的细胞核,至少穿过4层膜。

5.当人吃到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等无法被吸收的物质时,也会导致人体内胰岛素增加,这是由于甜味刺激了下丘脑相关传入神经上的感受器,引发下丘脑控制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因此甜味引发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6.人体消除感冒病毒主要依靠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细胞免疫起辅助作用。

(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7.厌食症导致的营养不良和重度急性肠炎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的目的不同。

(补充营养能量)

8.血糖浓度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发挥效应,下丘脑神经起辅助调节作用。

9.结果穗时节的玉米田中,白天玉米植株上层的co2浓度比下层低。

10.分子生物技术中可以使用pcr合成仪人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基因序列。

1.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12.叶绿体产生的氧气被本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至少需穿过4层膜。

13.还原氢的产生过程伴随atp的合成,还原氢消耗的过程伴随atp的分解。

14.一个患有x隐性病血友病的女子将其病变细胞通过基因疗法彻底变为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细胞,则将来其儿子一定不会患病。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九

一、成语。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

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

二、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

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三、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四、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高中会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篇十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乡贤座谈会领导讲话稿二十 座谈会领导讲话稿(精选6篇)

下一篇: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