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浅谈教育公平问题

浅谈教育公平问题

小编:

伴随着三月的到来,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方式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不禁感叹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以前,更加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反映民意,也更加催人奋进。其中有关教育与民生的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仅以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视角从教育公平上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纵观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有关教育问题的提议,最为突出的即流动人口孩子的上学及高考问题、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均衡、教育乱收费等等现象。归根结底,所有这些议题,都是在教育公平性问题上展开。诚然,人才乃立国之本,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是中国今天的教育着实让人担忧。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

教育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体制制度上。作为经历过河南高考的一员,对这一点理解更加透彻。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从农村聚钱、借助全国一盘棋发展起来的,还有些名校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设计给一些地方的高中生升大学造成困难。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问题,给不少人口基数大的省区高考带来很大困难。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所呼吁的那样:尽快取消中考、高考户籍限制,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伴随着这一制度接踵而至的问题即教育资源将受到严重冲击。现行高考制度是以落后的户籍制度为条件的,其结果是高考名额分配大量向发达的大城市户籍倾斜。这不符合人才选拔的规律,使教育不仅没能促进社会公平,反过来加剧和炙烤社会不公、激化社会矛盾。

其次,教育不公平体现在城乡差距上,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软件设施上。对比自己之前上过的贫困山区的学校和身边在长沙等市区看到的一些中小学,不禁感叹从每个人从出生的“天时”、“地利”角度或许就存在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一些位于大型城市的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等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因此,我们极力呼吁教育资源的合理引导和分配,使越来越多的公民,不论种族、性别、出生背景,都可以享受到尽可能公平的教育资源。

再次教育的不公平体现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上。不得不说,地方上对外地户口学生限制多,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造成很多不便。农民工中,一些来自外地的一般每年要给学校缴纳大笔的赞助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很难与城里的学生相比,并且由于他们经常流动经营,子女也随着他们走,他们到哪儿,孩子就转到附近的学校,由于居住条件差,孩子回家也很少学习,他们忙于经营,也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也常常因为收入少而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也许一些声音会责怪这种尴尬的局面的形成与农民工群体自身不无关系,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难道这不是教育的不公平酿成的恶果吗?

因此,我们希望教育改革能逐步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在教育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血切身利益,教育公平问题理应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和理解,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实践者的积极配合。

让我们携手共建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封面样板

下一篇:教师职称晋升述职报告范文 职称晋升述职报告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