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XX村大学生村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事迹材料

XX村大学生村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事迹材料

小编:

XX村大学生村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事迹材料

通城XX,早20多年前,因创办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而声名鹊起。如今,又因“大学生”村官XXX的回归创业而远近闻名。

2006年,在组织的关心和乡情的召唤下,毕业于武汉大学,在上海创办公司,身价过亿元的XXX带着理想回到家乡——XX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兼XX砂布厂厂长。上任后,他坚持与村里郑重地签上了一份目标效益考核协议,在自我加压中,开始了一名“村官”的履职历程。

在XXX的带领下,XX村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百强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等光荣称号。XXX个人也先后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金奖”、“湖北省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

XX骤起改革风

XXX知道,要让一群“洗脚上岸”的农民真正成为一支博弈市场的产业工人,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是连续一个月的车间调查开始了,他径自走进了工厂,来到了车间。破旧的厂房、老化的设备、落后的工艺,刻进了他的脑海;松弛的纪律、散漫的员工、混乱的管理,铭记在他的心间。接着是连续两周的企业管理高层研讨会,定思路,找差距,订措施,下猛药,治“顽疾”。他推行分工负责制、分配管理制、质量管理制、品牌经营制等改革,高薪聘请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引进先进工艺和生产技术……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触动的是传统习惯和个人利益。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一个踩红线的人,这个人是XXX本家的一个堂兄。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XXX毫不留情就免了他的职,这可不得了,亲戚朋友轮番来说情,但XXX的态度十分坚决。他找到这位堂兄说:“现在所有村民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你是我的本家兄弟,你都不带头,以后村里的工作我还怎么干?”随后,他召集家族人员开会,明确提出:“今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久,又有人撞上了“枪口”,这个人是砂布厂水砂车间的主任,工作能力很强,又担任着村里一个小组的组长,曾经是老书记的得力干将。他为了拿生产奖,组织车间集体作弊。XXX得知后,二话没说,就调整了他的职务。

经历了这些事情,又有人开始议论,看来这个XXX是要来真的了,他不讲情面、六亲不认,照这样下去,他家族里的人和村、企干部恐怕都被他得罪光了。这个时候的XXX,在村里真有点“众叛亲离”的感觉。对于XXX回乡,也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人说,他会不会搞一阵子就走了?也有的人说,他放着城里那么大的生意不做,回乡创业又分文不取,究竟图什么呢?还有的人说,XX又不是他在上海的企业,他能够撑多久? 群众信服了。他们说:“三年前,锦林是人回来了,心没回;现在是人回了,心回了,钱也回了。这样的“村官”我们服!”

农村里的都市花园

“要让我们村里的人象城里人一样生活在花园里!”XXX拿出”一路三园”的建设方案。当请来武汉的建筑设计师将如画的图纸摆在全体村民面前时,谁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水中月、镜中花,能实现吗?XXX说,共产党人讲实事求是,没有做不了的事。他请来园艺设计师,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全县第一条功能齐全的“样板路”、“景观路”。

针对两三代同堂、同居一屋、居住拥挤的问题,村里先期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一栋栋设计精巧、风格简约时尚的现代化“XX农民花园”。

投资1500万元建成XX农民生态公园。绿树成荫,风景优美,被评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的XX科技园,3年内将建成1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砂布砂带生产线,5年内产值将突破10亿元。

短富靠经济,长富靠文化。他大力推进文明XX建设。采取党风党纪讲座、业务技术讲座和ERP培训、管理层培训等方式,对党员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创建党员活动室,设立农家书屋,开辟文化墙,建立农民运动场,开办企业员工夜校,编印乡土文化读本,成立农民艺术团,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XX福音传遍四方

实现XX村的长富久富,是XXX的心愿;实现家乡农村的共同富裕,更是XXX的理想和追求。与XX村一山之隔的桃源村是一个贫困村。在XXX的要求下,XX村与桃源村接成帮扶对子。XXX带领XX村干部到桃源村现场办公,投资10万元帮助修通进村水泥路,投资6万多元帮助桃源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安排村民到XX村办企业就业,为该村订阅300多份科技书籍、报刊,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桃源村有几家弱智和孤寡老人,住的房子破烂不堪,生活条件较差。XXX知道后,带头捐钱捐物,号召村里的党员干部为这几户困难户捐资翻修房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桃源村的面貌。

几年来,XXX将帮扶的范围不断向库区山区拓展,将关爱的援手向村里村外延伸,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2007年,他为大溪库区的学生购置了“希望号”机船,保障了库区学生上学安全。锡山村民杨生是一名残疾人,生活困难。逢年过节,他总是为杨生一家人送去大米、猪肉和现金。同时,资助其小孩上学。小孩毕业后,又将其安排到村办企业上班。村里外出打工青年李英祥想回家创业,XXX帮助其征地建厂房。李英祥办厂缺资金,XXX出面到农行帮他办理贷款和惠农卡。工厂办起来后,XXX又帮他打开销路,安排村办企业食堂每年从李英祥精米厂购买大米4万多斤,使李英祥的精米加工厂迅速发展,年利润在10万元以上。 百花齐放会有时

省委一位领导说:“中国的农村,三分之二的‘村官’能象XXX一样,哪怕是三分之一,那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啊”。

“有60万大学生到农村带头创业,这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所在”,XXX也说。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经省委组织部和团省委同意,XXX从上海的公司拿出3000万元资金,建立“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XX基金”,每年捐赠200万元,无偿用于启动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XXX回乡创业事迹的引领下,资产过百万的五里镇金塘村李四龙,带着打工多年的的积蓄回来了;资产过千万的北港镇岭源村胡平生,带着经营多年的项目回来了,还有不少在外务工经商的成功人士也回来了!他们中间,有的被培养成为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有的被推选为村组负责人,有的当上了企业老总,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家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智力的支持,也发挥了极强的示范推动效应。

当前,农村的发展,正借着党的惠农政策的春风,迈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农村的发展急需要人才,特别是需要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奉献精神的时代青年,迫切需要大学生用超前的眼光、青春的彩笔,描画美好的乡村蓝图,迫切需要大学生把现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饥渴的田野,生长出新农村的希望,迫切需要大学生用知识、智慧、信息、技术,带领他们发展致富。XXX回乡的选择是正确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人生舞台,也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更有意义的大事业。

热点推荐

上一篇:建党86周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下一篇: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