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 小学生端午节端午节(汇总13篇)

最新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 小学生端午节端午节(汇总13篇)

小编:纸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一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浣溪沙》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看完我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啊!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二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生,在今年的端午节晚会上,我有幸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通过这次演讲,我收获了许多,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端午节的来历

首先,我们要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在两千多年前,这位爱国诗人为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情怀,选择跳入了汨罗江中,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为了纪念他和他所代表的爱国精神,中国人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屈原和爱国主义的敬意。

第三段:我们该怎样庆祝端午节

在庆祝端午节期间,我们不仅要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更要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我们可以向屈原一样,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这是我们最好的爱国表达。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比如龙舟赛,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更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的快乐。当然,我们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体验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加丰富的滋养。

第四段:我的参赛经历

在今年的端午节晚会上,我们班级有一个演讲比赛环节,我很幸运地代表了班级参赛。我准备了很长时间,写了许多稿子,一遍遍地练习,最终终于将演讲成功地展示给全场观众。在演讲的过程中,我感觉愈发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屈原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演讲的过程中,我非常自信,真的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

第五段: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端午节演讲的比赛,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我也学习到了如何表达自己,如何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知道了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短短的五分钟演讲中,我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也经历了自信展示自我和不足认知完善自我的过程。我相信这次演讲的经历,会使我在人生的旅程中更加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最后,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去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三

落索坡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我校学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会。

2、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参与由"中国文明网"开设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落索坡小学 

二0一二年 六月二十二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于2017年5月26日―30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端阳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动。

5月29日上午,我们按计划组织毕业班的学生开展了“端阳情,粽子香”包粽子活动。为了按计划顺利包好粽子,德育处提前买好了糯米、绿豆、花生、粽叶等包粽子的材料,并提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加了配料的糯米、粽叶等必备材料被整齐地摆上桌,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包粽子,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二、“端阳情,粽子香”分享粽子主题班会活动。

各班按学校的要求开展了“走进端午,了解我们的节日”主题队会,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本次主题班会还加入了新元素,就是一起分享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特别有滋味。

三、“邻里守望”送粽子志愿服务活动。

过节能吃到同学们亲手包的粽子,心里觉得十分温暖。

四、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

学校为了更好地庆祝端午节,举行了主题为“端午节”的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开展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传统节日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五、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咏诗会、朗诵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透过英雄人物的事迹,体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孩子们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真正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沉淀了几千年的“民族心、爱国心”。

本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与往年的单纯从文字上获得的知识感受更深,同学们都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但从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也不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材料的准备、教包粽子的师傅、煮粽子的工夫等等,都发生了一些小插曲。这让我更感觉到工作做到细微之处的重要性,还有,以后要多考虑社区、家长的资源,让家校沟通更和谐。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四

每个人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穿香包,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气洋洋。

端午节也叫“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有关。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和五色的丝绸系在孩子们的脖子、手腕或脚踝上。他们被称为长寿的小精灵。每个家庭应该有五个分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龙舟花。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赛龙舟是为了营救因溺水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的目的是为了喂鱼、虾和螃蟹,并且停止吃屈原的尸体。

中国南方的端午节要吃黄武:黄鱼、黄瓜、盐水鸭、蛋黄、大豆包粽子和喝雄黄酒。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雄黄都将在这一天被用来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一个国王的形象,并且会戴上五颜六色的香包。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打扫房子,在厨房里喷洒雄黄水来杀死有毒的昆虫或防止它们繁殖。

这是端午节。你喜欢吗?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五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认真地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姐姐又把她平时变魔术的用具装进书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舅舅买了一个两层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们画的还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厅的桌上,我插上蜡烛,姐姐用打火机点着,表弟乐乐把灯关上,又拿出他带来的手风琴,我们一起合唱“生日快乐”,唱完后外公许愿,吹灭蜡烛,这时屋里的灯突然全亮了,我们边跳边鼓掌,逗着大人们都笑了。

外婆在餐厅里喊:“快过来,吃饭啊”,我们又跑到餐厅里,围着桌子坐好。在大人们举杯祝贺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们准备的生日礼物递给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外公看着我们画的生日贺卡,说:“这么好看的生日蛋糕,还有彩色的蜡烛,这生日礼物太好了。”

饭菜很丰盛,有鱼,有鸡,有火锅,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们小孩吃了好大一会儿,不见菜少,都已经很饱了,就跑到楼上玩去了。

克牌,只见第一张牌下的硬币也跑到第二张牌下面来了,大人们都觉得奇怪,夸姐姐真行。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该回家了,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六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而尾生抱柱之信。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功,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多起的重要作用。

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亿万颗心灵随着祖国母亲的脉搏一起跳动,亿万双眼睛一起注视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看着那经历过无数风雨沧桑的国旗,我心中感慨万千。这面熟悉的五星红旗,已经在共和国的上空飘扬了半个多世纪,她带着我们走过了六十个年头。六十年了,温暖阳光今又是,而今却换了人间。

老师们、同学们!

百余年来,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河山完整,为了中华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一批批有志之士,满怀爱国热情,以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用献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壮歌。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常对部下说:“人谁无死,但愿死得其所!”后来,民族英雄邓世昌和全舰二百多名官兵在对日作战中全部牺牲。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推翻清朝统治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倡导实业救国的张之洞、教育救国的陶行知,还有科技救国的华罗庚等,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会从落后挨打、受人欺凌到不畏强暴、搏击豪强,直至成为“东方巨人”。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七

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

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祟之用。

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2017年小学生端午节的端午节的风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八

因为"五"与"午"通,所以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端节,午日,重五,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别称,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这天有很多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让儿童能长命百岁吧!端午节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来避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要买许多艾草,蒜头,在中午12点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说:"这样的艾草和蒜头能消毒,避邪."还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下一代的希望吧!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九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日记上,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小学生日记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五月初五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公历的五月二十八日,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听妈妈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一天要吃粽子的。”说完就去买粽子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买回来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形的,表面是用绿色的竹叶包着,我逐层剥开,越往里面叶色越黄,里面就是一个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这种味道真香啊,真是香气扑鼻呀!我还没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里感觉甜甜的、粘粘的、软绵绵的,就像是吃了棉花糖一样,舒服极了!里面还有两个大枣,枣比蜜还甜!就这样我把粽子全都消灭了。

啊,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爽!

六月三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全家上下一十八个人,除了我的二婶要看店以外,其余一十七人全聚到了一起,好不热闹。

大人们不知道为什么都那么忙, 竟然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好在爷爷奶奶有号召力,总是在节假日里把他们都招集在一起,我才有机会见到他们。现在,我的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因为我爸爸是家里的老大, 所以聚会的地点就改到我家来了,差点就把我的地盘给添满了。中午,妈妈打了鲁面,这是爷爷奶奶定的“传统”,年年不变,只是地点变成在我们家,由我妈妈全程包办。

爷爷奶奶看着他们的子孙,打打闹闹的一大群,脸上乐开了花!看到他们那么开心,我真想天天都是节假日。

五月初五 星期五 晴

我今天非常高兴,你知道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居民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连忙跑去观看。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准备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我就开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

五月二十日 星期二 大雨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早早的叫我们起床,要带我们去市场。我问:“干什么?”妈妈说:“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里大集,要带你们去赶集。”赶集可是新鲜事,我们立即出发了。

到了市场上,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我和妈妈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来,我们买上了粽子,坐下来吃粽子。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外皮包裹着绿绿的粽竹叶,看上去形状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开竹叶一看,青青的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好诱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这是人间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几个伙伴,我们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隐蔽在车底下,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找到我,我看见其他人都被一网打尽了。我放了空枪,他们跑过来把整个停车场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纪念传统节日和传承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国家楚国被侵略,屈原跳河而死。屈原死后,楚国人民划着龙舟,把粽子和鸡蛋扔到河里,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粽子皮是叶子做的,里面有很多种馅料。吃粽子的习俗已经广为流传。

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吃过哪些饺子?你做过粽子吗?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是的,糯米或红枣是最常见的粽子制作方法。我记得,在幼儿园,端午节之前,有一次举办了一包粽子,当时我和奶奶都参加了。端午节,社区还组织各族居民一起做粽子。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电视上每年都有龙舟比赛。

我听妈妈说,她家乡有很多庆祝端午节的活动。比如早上用插在门上的艾蒿、艾草、冬瓜洗手洗脸,用草药做一些香囊,给孩子穿上彩色的线,煮鸡蛋,包粽子。兴高采烈。总之,这个节日很重要,是一个很大的民间节日。

端午节之前,它是中国的一个儿童节。每年都有人用彩线扔彩球。每年五月初五之后的雨天,人们就把球扔到雨天的地方。据说它每年都给人们带来好运。

中国一直重视传统节日。近年来,端午节作为法定假日,是全国人民庆祝的传统节日。

在这里,我想说,很多人无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喜欢国外的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些都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身心受洗。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爱国情怀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的祖国,建设美好的家园,需要每一代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十一

新的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奥运也已离我们不远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祝福奥运,为奥运加油。

也就是在今年,08奥运年,国家首次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设为法定节假日,这一定会让浓浓的粽情飘得更远,更久。

奶奶经常卖粽子回家给我们吃。可是在古时候,粽子只有在端午节时才“现身”。相传,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插艾草、带香囊……每个习俗后面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从以前的白米饭团粽子,到现在的肉粽、红豆粽、牛肉粽等多种口味的粽子,人们已把粽子变得更加美味,现在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多的是美食的享受。

端午节来了,也说明奥运离我们更近。我想,今年的端午节一定会与往年不同,一定会更加热闹,更加有意义,或许就连粽子里,都充满着奥运的味道,空气中都飘着奥运的气息,在这一刻,奥运就在你身边!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十二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流行于汉、壮、衣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也与“五”有关。人们用红、黄、蓝、黑、白五色线在儿童的脖颈、手腕、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每到这一天,我就想起一个传说,秦国进攻楚国,屈原不想当亡国奴,便投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了他的尸体,便往江里投粽子,纪念这位死去的爱国伟大诗人。

端午节,真是一个充满神秘物日子。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篇十三

端午节的习俗大致有吃粽子、赛龙舟、采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线……各地往往不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小学生作文,欢迎阅读。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转眼便又要到端午节了,如果口袋能带上几块钱,手里撑着一把雨伞,拿着几个奶奶做的包子,心里会有多高兴。真想再去故地重游,看上一场龙舟,淋个落汤鸡也好。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给我们买粽子吃,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好吃极了。吃粽子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于是妈妈就给我将关于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划龙船了。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大学生自我介绍简单大方 大学生自我介绍(汇总11篇)

下一篇: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