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教学反思(通用11篇)

2023年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教学反思(通用11篇)

小编:琉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一

一、(每空1分,共22分)

1.

2.47800

3.25250.440

4.

5.90%

6.170

7.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8.353

9.96.7

10.1615

11.2821

二、(每题1分,共4分)

应届'-中国校园招聘第一网站,宣讲会微信公众号

1.×2.×3.√4.√

三、(每题1分,共4分)

1.b2.a3.c4.c

四、(40分)

1.(8分)

2818.781129

2.(18分)

(1)1375+4501825=1375+625=2000

3.(8分)

(1)=11

=

=11

=

=7

=24

4.(3分)

解:设这个数为x

1.5x=6(3.1+0.5)1.5x=21.6x=14.4

5.(3分)

解:1010-3.1455=21.5(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1.5平方厘米。

五、图略(2分)

六、(第1~6题每题5分,第7题2分,共32分)

1.解:8×28+12×20=464(元)答:共需付464元。

2.解:(棵)答:这批树苗有700棵。

3.解:1.8×5÷1=9(米)答:这棵大树高9米。

4.解:3.14×3×3+3.14×3×2×8179(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179平方分米铁皮。

5.解:(个)答:丙要做1200个零件。

6.解:[2](厘米)答:这个圆柱的高是25厘米。

7.解:甲公司:x+(32-1)×0.75x=24.25x(元)乙公司:32×0.8x=25.6x(元)

因为25.6x24.25x,所以甲公司的方案更便宜。答:甲公司的方案更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5课时

2、分数乘法应用题3课时

3、倒数的认识2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2课时

二、分数除法(17课时)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4课时

2、分数除法应用题6课时

3、比5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3课时

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9课时)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

2、分数应用题14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机动3课时

四、圆(9课时)

1、圆的认识1课时

2、圆的周长和面积6课时

3、扇形

4、轴对称图形1课时

机动2课时

五、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

3、百分数的应用9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2课时

六、总复习(6课时)

机动2课时

具体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2、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实确定教学目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认真批改作业。

5、做好家访,贫困生转化工作。

6、真开展实践活动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把1∶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它的比值是()。(改编题)

2.()∶()=0.6=()10=()%(改编题)

3.湖滨新区环湖大道,甲车5小时行完,乙车4小时行完,那么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创新题)

4.大小两个正方体棱长比是3∶2,那么表面积的比是(),体积的比是()。(改编题)

5.20千克比()轻20%,()米比5米长。(改编题)

6.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3,乙数除以甲数的商是(),甲数占两数和的()%。

7.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改编题)

8.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两个长方形长的比是8:5,它们的宽的比是()。(改编题)

9.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5,周长的比是(),面积比是()。(改编题)

10.湖滨新区管委会一根电缆长10米,用去,还剩()米,再用去米,还剩()米。(创新题)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六(1)班期末测试的优秀率是98%,六(2)班期末测试的优秀率是95%,那么()。(创新题)

a.六(1)班优秀的人数多b.六(2)班优秀的人数多c.无法确定

2.把2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改编题)

a.1:10b.1:11c.10:1d.11:1

3.新区工厂内生产同样的零件,小张用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李和小张的工作效

率比是()。(创新题)

a.16:14b.2:3c.3:2d.14:16

4.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比乙多()。(改编题)

a.50%b.100%c.200%

5.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盐与水的比是()。(改编题)

a.1:10b.1:11c.1:9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改编题)()

2.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改编题)()

3.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改编题)()

4.克可以写成21%克。(改编题)()

5.泽达实验室用102粒种子作发芽实验,结果全发芽了,发芽率是102%()(创新题)

四、计算题。

1.直接写数。(每题1分,共8分)(改编题)

60=10=+372=12131312=

12580%=130.15=3778=4554=

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改编题)

18:24:吨:750千克:

3.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3分,共12分)(改编题)

6(+)40%+60%

80%(+-)12

4.解方程。(每题2分,共6分)(创新题)

x(+)=6x-4.6=8x+20%x=40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5分)

1.好又多购物广场一盒奶糖120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比一盒奶糖贵,一盒巧克力比一盒奶糖贵多少元?(创新题)

2.新区器材厂用一根长12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创新题)

3.运河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24人,比女生人数的多4人,数学兴趣小组有女生多少人(用方程解)?(创新题)

4.把2升的水,倒进成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1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是多少厘米?(改编题)

5.嶂山林场运来200棵树苗,场长栽种了10%,余下的按5: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工人,丙分到多少棵?(创新题)

6.骆马湖农业示范园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和宽的'比是5:3,长比宽多24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创新题)

7.为迎接省文明城市创建,湖滨新区拓宽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5%,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了300米,还剩75%。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创新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4:3

(出题意图:考查比的知识的应用)

2.(3)∶(5)=0.6=(6)10=(60)%

(出题意图:考查比与除法联系以及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20%。

(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的应用)

4.9:427:8

(出题意图:考查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5.24千克9

(出题意图:考查单位1的相关知识)

6.70

(出题意图:考查比的知识)

7.1:2

(出题意图:考查比的知识)

8.5:8

(出题意图:考查图形的相关计算)

9.3:59:25

(出题意图:考查图形的相关计算)

10.2

(出题意图:考查分率的应用)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c(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b(出题意图:考查比的应用)

3.c(出题意图:考查比的应用)

4.c(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理解)

5.a(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与比的综合运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出题意图:考查比的应用)考查分数的应用)

2.(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的应用)

3.(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的应用)

4.(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5.(出题意图:考查百分数的应用)

四、计算题。

1.直接写数。(每题1分,共8分)(出题意图:考查口算能力)

60=010=25+372=12131312=

12580%=100130.15=3778=4554=

2.化简下列各比。(每题2分,共8分)(出题意图:考查化简比的应用)

18:24:吨:750千克:

3:43:262:159:8

(评分说明:最简比1分,比值1分)

3.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3分,共12分)(出题意图:考查简便运算的灵活运用)(评分说明:过程2分,结果1分)

6(+)40%+60%

=6=(40%+60%)

==

80%(+-)1

==7

4.解方程。(每题2分,共6分)(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评分说明:过程1分,结果1分)

x(+)=6-4.6=8x+20%x=40

解:x=解:x=361.25解:120%x=40

x=x=28.8x=40120%

x=33.3%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5分)

1.120=96(元)

答:一盒巧克力比一盒奶糖贵96元。

(出题意图:考查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评分说明:算式2分,结果1分,单位1分,答案1分)

2.1204=30(厘米)

30(3+2+1)=5(厘米)

53=15(厘米)

52=10(厘米)

51=5(厘米)

15105=75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50少立方厘米。

(出题意图:考查长方体棱长综合的实际应用)

(评分说明:5厘米1分,长宽高计算合计2分,体积计算1分,答案1分)

3.解:设数学小组有女生x人。

x+4=24w

x=25

答:数学小组有女生25人。

(出题意图:考查较复杂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掌握情况)

(评分说明:解设1分,方程2分,结果1分,答案1分)

4.2升=立方厘米

2000(258)=10(厘米)

答:水面高是10厘米。

(出题意图:考查等积变化的相关知识)

(评分说明:单位换算1分,算式过程3分,答案1分)

5.0%=20(棵)

180(5+4+3)=15(棵)

153=45(棵)

答:丙分到45棵。

(出题意图: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评分说明:1分,1分,2分,答案1分)

6.242=12(米)

125=70(米)

123=36(米)

7036=2520(平方米)

答:这块土地的面积是2520平方米。

(出题意图:考查按比例分配的灵活应用)

(评分说明:1分,1分,1分,1分,答案1分)

7.100%-15%-15%=70%

75%-70%=5%

3005%=60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6000米。

(出题意图:考查百分率的灵活运用)

(评分说明:70%得2分,5%得2分,结果和答案1分)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四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同。

2、圆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3、一本字典原价25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在售价是()元。

4、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5、

6、比a的3倍少9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如果a=10,那么这个式子的结果是()。

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5.8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8、0.45小时=()分0.1平方千米=()公顷2030千克=()吨

7.6立方米=()升2.35元=()元()角()分

9、把5米长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10、若4a=3b(a、b均不为0)那么b:a=():()。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倍………………………………………………()

2、每年的二月都有28天……………………………………………………………()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行…………………………………()

5、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1、大圆的圆周率与小圆的圆周率比较()。

a.大圆的大b.无法比较c.相等d、小圆的大

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底面积扩大倍。

a、a、2b、4c、8d、16

3、压路机滚筒在地上滚动一周所压的路面正好是压路机滚筒的()。

a、侧面积b、表面积c、底面积d、体积

4、把4.70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a、扩大到它的2倍b、缩小到他的倍

c、扩大到它的100倍d、缩小到它的1100倍

5、18千克减去它的0.5,再加上0.5千克,结果是()千克。

a、18b、9c、9.5d、8.5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3.7×99+3.7105×(+)5.37-1.47-2.53

3、求未知数x。(9分)

14=4:xx-x=102x-6=8

(1)画一个半径是1cm的圆,并求出它的周长。

(2)方格纸上所画图形表示某个图形面积的(如图),请将原图画在方格纸上。

4、六年级有学生132人,其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6:5。六年级男、女学生各多少人?

5、如图,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少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五

数学是一门应用的学科,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得扎实,巩固得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必定能在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在这份考卷中,就是几道稍稍灵活的考题使学生拉开了分距。

1、从整体上来讲,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还不够灵活。特别是填空题第5题和第9题,要求圆周率取3计算,学生由于过于熟练“圆周率通常取3.14”,所以没看完题目要求便直接计算,导致方法正确,答案错误。从这个现象中,不仅能看出学生做题时不够仔细,也说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2、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中下生的能力明显还是不足。尤其表现在操作题的第2题,“已知一个底面直径5分米,高12分米的圆锥,请学生画一个与它体积一样的圆柱”。由于是底十二册的教学内容,教学中这样的习题练习得不多,学生掌握得还不透彻。这题的错误率也很高。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中继续贯彻课改精神,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加强计算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最薄弱的,也是最需要提高的。

本次试卷共六大题,试卷覆盖面广,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这学期所学习的所有的数学知识,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综观整张试卷,应该说试题的难度、深度与课程标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而且与所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非常相符,根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只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监测的结果起伏较大。

本次六年级的试卷符合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理念,针对这,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道题来分析:

(1)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如果图上的比例尺是1:2000,这个梯形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第2题:画出1:400000的线段比例尺。()这两小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第六大题应用题的第4小题:把长方体铁块熔铸成高为12厘米的圆锥。它的底面积是多少?(长方体:长4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圆锥高12厘米;用方程解。)本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本次试卷中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有:填空题的第3、5、7,这三道题都是基本概念题,中等以下的同学基础知识较差,对概念的掌握模糊不清,应变能力较差。第四大题动手操作,有部分学生不能按要求将长方形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导致测量的数据错误,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计算出梯形的实际面积。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第1题的第(2)小题,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将360对应的分数理解成11/8,也就是把题目中的单位1理解错了,导致列式错误。第3题问题是平均时速提高了多少千米,很多学生误将问题理解成现在的平均时速是多少千米,从而导致少了一步计算。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六

一。学生审题不清,对题目的意思没有弄清楚。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第六题操作题。

学生在绘制方位图时没有认真看清方位,对长度绘制时不够精确.

二关于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学生粗心的毛病太严重,没有养成验算(检验)的好习惯。

如:37+68x0=0136+269=300。125x80=1000等这样的错误现象比比都是.

三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四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例如解决问题的第四小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求出了总共种了多少棵树而没有把每棵树的价钱求出来。

1、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脱式计算能力。

通过口算随堂练、计算天天练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工程,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坚持。同时要注意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

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

5、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化简比是运用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是运用()的基本性质。

2、六年级数学下册3月份月考卷:负数都比正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在数轴上,从0点出发,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4、求圆柱体通风管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求圆柱体容器装多少升水就是求圆柱的(),求圆柱体柱头刷多少平方米油漆就是求圆柱的()。

6、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7、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5立方米,高是6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米。

8、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立方分米。

9.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相差16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11、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与这个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

13、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5分)

1、用长方形的长和宽为轴分别旋转所得到圆柱的体积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v=sh.()

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5、—8小于—4,最大的负数是-1。()

三、选择题。(12分)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等于它的底面()。

a.半径b.直径c.周长d.面积

3、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求滚筒的()

a、表面积b、侧面积c、体积

4、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积是()立方分米。

a、50.24b、100.48c、64

5.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倍。

a.2b.4c.8

6、一包盐上标有净重(500±5)克,表示这包盐最重是()克,最轻有()克

a、505b、550c、495d、545

8、数轴上,-在-的()边。a、左b、右c、北d、无法确定

四、计算右图的表面积(4分)

五、计算右面图形的体积(4分)

六、求体积.(单位:分米)(5分)

七、操作题。(8分)

请你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后再选择。

(1)你选择的材料是()号和()号。(4分)

(1)号(2)号(3)号(4)号

(2)你选择的材料做成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水?(1升水重1千克)(4分

八、解比例。(12分)

x:10=:0.4:x=1.2:2=

:=:x0.8:4=x:8:x=3:12

九、应用题。(30分,每题5分)

挖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径是5米,深是4米,这个蓄水池可蓄水多少立方米?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是1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八

一、对试题的分析

1、试卷结构与题型安排合理。

知识块面的结构分配力求大体均衡,题型力求丰富。主要设置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含口算、解方程、简便计算、求积等)、操作题、解决问题、统计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

2、试卷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本试卷中的内容力求覆盖本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试卷信息量大,内容多。

第一至三大项中,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项是计算题。包括了本学期有代表性的计算题目。

第五项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画图能力。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画出的图形,量一量,再根据公式算一算。第2小题按要求画圆、画扇形,是最基本的作图要求。操作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必须读懂题意与较准确地画图。

第六大项为解决问题。本次试卷应用题题量适中,类型多,整体难易相当。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七项统计考查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计算,需要理解图意,全面考虑,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总之,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整合,把一个“点”一个“点”的教学,连接成“平面”、“立体”,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差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4、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细、抓实。

5、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要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备情境以激发兴趣,要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以形成方法。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过程教学要到位,给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练习作用,让学生练有目的,练得有趣,练有所得。通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九

l、十分位上是2,百分位上是7的小数是(),它是由()个0.01组成的。

2、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的。

3、比值是0.72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4、若5:x=3y,那么x和y成()比例。

5、50港币=()元人民币(1元港币=1.06元人民币)

2.55小时=()小时()分=()分

6、合数a的最大约数是(),最小约数是(),它至少有()个约数。

7、a和b都是自然数,分解质因数a=25b=35c。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c=()。

8、学校体育组买来8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25.5元,那么8a+25.5b表示()。

9、有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相等,其中最小的角是4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0、一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分针长8厘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分针尖端走了()厘米,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如果长方体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12、甲2小时做14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小时,丙每小时做8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l、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只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大于又小于的分数不存在。()

3、小华在纸上画了一条长10厘米的射线。()

4、没有经过整理的数据叫做原始数据。()

5、甲乙两个不等于0的数,如果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那么甲数乙数。

l、一个整数精确到万位是30万,这个数精确前可能是()。

(l)294999(2)309111(3)305997(4)295786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个。(1)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2)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3)两个质数的和是质数;(4)两个合数的和是合数。

(l)1(2)2(3)3(4)4

3、40.50.56=()56

(1)40.5(2)4.05(3)0.405(4)0.0405

4、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

(1)第一段长(2)第二段长(3)两段一样长(4)无法确定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相等,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圆的面积是()平方米。

(1)无法解答(2)62.8(3)12.56(4)15.7

l、直接写出得数。(5分)

2489664=15.4-(5.4-4.5)=16(1000+)=

55=2-+-+-=

2、求未知数x。(5分)

x-1.65+2.35=7小教资源网

3、计算。前两题用简便方法计算。(15分)

()75

(9+92+93)0.0113.5[1.5(1.07+1.93)]

(333+667)[63()]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3分)

5、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3分)

(1)共有()种切法。

(2)怎样切,使切成三块后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

得最多,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增加了多少?

6、某方旅游城市近几年来游客人数统计图。(4分)

(l)2000年的游客人数比1998年增

长(2002年的游客人数

比2000年增长()%。

(2)按这样的趋势,你估计2004年

游客人数将比2002年增长()%,

将达到()万人。

l、根据给出的不同条件,分别列出算式,不计算。

图书馆有文艺书400本,,有科技书多少本?

(1)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

(2)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多

(3)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本数的比是5:8

(4)文艺书比科技书的少84本

(5)文艺书的等于科技书的60%

(6)正好是科技书、文艺书的总数的40%

2、一块120公顷的麦地,一台收割机前3.5小时收割了,按照这样的速度,这块地要多少小时才能收割完?(用比例知识解答)

5、一个圆柱形玻璃水槽,底面直径20厘米,深15厘米,用这个水槽装满水,再倒入一个空的正方体金鱼缸中,已知金鱼缸从里面量的深是30厘米。问:金鱼缸中的水面高度大约是多少厘米?(最后得数保留整厘米数。)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十

一、速算小精灵。(每个0.5,共6分)

42÷7=45÷5=36÷4=51÷7=

160+90=7×8-3=960-400=890-360=

4×9=1700-800=65+23=230+60=

二、认真想一想,你会填对的!(每个1分,共27分)

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操场的跑道一圈是二百四十米。()

世界上被人们使用着的语言约有四千二百种。()

汶阳小学有学生一千二百六十一人。()

2.请你填出正确的长度单位。

数学练习册厚约5()10岁的'的小明高148()

北京到天津相距大约120()一幢大楼高27()

3.5米=()分米6厘米=()毫米

3米=()厘米9千米=()米

5.按规律填一填。

(1)3160,3270,(),3290,(),3310。

(2)1,7,13,19,(),(),37,()。

6.最大的四位数是(),比10000少1的数是()。

7.在图中,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8.长方形的()边相等,四个角都是()。

9.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无关,关键是看角()的大小。

三、判一判。(每个2分,共10分)

1.读3004时,中间的两个0只读一个“零”。()

2.在3050、5030、5003、350、3500、53这组数字中最大的是5003。()

3.在()×7<28中,()里最大应填3。()

5.生活中,农民伯伯常把篱笆扎成平行四边形状。()

四、仔细观察式子,按要求进行计算。

1.脱式计算下面的题。(每个3分,共9分)

92-(34+52)68-35÷5890-123-357

===

===

2.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带*的验算。(每个2分,共8分)

*378+852=*3100-458=

42÷5=63÷7=

五、找方向,填一填。(每空2分,共8分)

1.水上乐园在艺术广场的()方向。

2.小明要从南大门进入到儿童乐园去玩应先向()到艺术广场,再向()到盆景园,最后再向()到儿童乐园。

六、画一画。(6分)

1.请你在格子图上画出长5cm、宽2cm的一个长方形。

2.在格子图上画出边长4cm的正方形。

七、用心解决实际生活问题。(4分+6分+8分+8分)

1.

2.

3.三年级有男生29人,女生11人,要租船去黑龙滩春游。请你帮他们设计至少二种租船方案。

4.根据信息正确涂画统计图。

汶阳中心小学踢毽子兴趣小组的28名同学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年龄7岁8岁9岁10岁

合计4人10人9人5人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十一

本次数学试卷,卷面分100分,共六个大题,题型和数量符合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在考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察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覆盖面比较广,灵活有创新性,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1、试卷结构与题型安排合理。

知识块面的结构分配力求大体均衡,题型力求丰富。主要设置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应用题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

2、试卷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本试卷中的内容力求覆盖本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试卷信息量大,内容多。

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项是计算题。包括了本学期有代表性的计算题目。

第五项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画图能力。操作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必须读懂题意与较准确地画图。

第六大项为应用题。本次试卷应用题题量适中,类型多,整体难易相当。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填空:第二小题单名数变为复名数丢分多,第九小题求木棒体积,学生不明白锯成三段就是增加六个底面积:(二)判断:丢分较多的是“比例也是方程”。应该严格按照方程的定义来判断。(三)应用题的第2题,多数学生没有进行单位换算:6米=60分米。把长方体加工成最大圆柱学生不知到怎么加工才是最大,丢分多。

1、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整合,把一个"点"一个"点"的教学,连接成"平面"、"立体",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差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4、要重视培养学生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细、抓实。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竞选班长演讲稿初一新生(优秀8篇)

下一篇: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