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模板11篇)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模板11篇)

小编:JQ文豪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襄阳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税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竞进提质、又好又快”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财政领域趋势性变化,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财力保障,财政运行稳中有进,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税收收入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非税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79.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512.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

六县(市)及襄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税收收入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非税收入66.4亿元,比上年增长5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342.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5%。

市区(市本级、襄城区、樊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税收收入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非税收入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70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6%。

(二)市本级政府预算收支情况。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67.25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7亿元,为预算的99.3%;转移性收入148.55亿元,为预算的101.2%。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税收收入完成67.4亿元,为预算的95.9%。其中:增值税9.7亿元,为预算的100.6%,主要是“营改增”试点稳步推进,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增长高于预期。同时,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天籁、英菲尼迪、楼兰等乘用车整体拉动下提供税收稳定增长;营业税13.5亿元,为预算的101.3%,主要是来自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带动营业税好于预期;企业所得税5.1亿元,为预算的80.8%,主要是受企业效益下滑的影响,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低于预期;个人所得税1.4亿元,为预算的105.3%,主要是上半年证券市场行情较好,限售股减持相对增加;城建税6.8亿元,为预算的101.1%,主要是消费税在卷烟税收政策调整和风神公司汽车产能提升的拉动下,实现稳定增长,拉动附征的城建税收超预期;其他税收30.9亿元,为预算的96.7%。

非税收入完成51.3亿元,为预算的104.3%。主要是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将原来在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以及按政策将地方教育费附加、残疾人保障金、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11项基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相应增加收入。

转移性收入完成情况:

转移性收入148.55亿元,为预算的101.2%。

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267.2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3亿元,为预算的100%;转移性支出129.9亿元,为预算的100.7%。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是:

(1)农林水支出2.7亿元。主要用于启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南渠、大吕沟润城景观工程;支持畜牧业重大疫病监测及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防汛抗旱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巩固粮食过百亿斤成果等。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亿元。主要用于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补贴、特殊困难群体救助、退役安置、社会福利等专项经费;落实促进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等。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6亿元。主要用于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建设;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等资金;保障急救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管等经费;落实食品药品、专业检测装备购置经费及监督管理经费;对符合独生子女政策的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等。

(4)教育支出13.5亿元。主要用于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纲要提出的重点改革发展项目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安排实训平台建设资金、学科建设项目资金以及襄阳技师学院整体迁建资金;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创办综合性大学;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免学费和普通高中资助费地方配套资金;支持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等。

(5)科学技术支出3.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华为华中区云计算中心、科技馆建设;建立科技金融基金;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隆中人才计划;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落实专利、精品名品奖励资金;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文化精品创作;落实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资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保障竞技体育训练及参赛经费、落实运动员后备队伍建设经费;促进传媒和旅游产业发展等。

(7)节能环保支出2.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实施城镇污水污泥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工程,安排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处置政府补贴经费;支持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工作;推进空气质量检测站建设工作等。

(8)交通运输支出5.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汉十高铁建设、刘集机场改扩建、316和207国道改扩建等工程;落实石油价格改革对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出租车、农村道路客运等补贴和公路养护等。

(9)公共安全支出5.6亿元。主要用于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办案等经费支出,落实公安装备购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手段提升、电子警察建设维护以及开展户籍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等。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二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它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并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从而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高潮,结合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将更多的注意力从财政支出过程的管理转到对财政资源使用成果的关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获得立法机构的广泛支持。

许多国家已完成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立法。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英国有《财务管理法》,澳大利亚有《计划管理与预算》,新西兰有《财政法》。这些法律明确了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与义务,保证了绩效评估的透明性、权威性与固定性。

(二)绩效评价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

绩效评价不仅成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成为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尤其在很多国家,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甚至超过了中央,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能顾及地方社会公众偏好。

(三)政府设立了强有力的绩效审计机构。

在美国,政府责任总署(原美国审计总署)不仅监督联邦资金的有效使用,还要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政策分析等。此外,很多国家都重视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也为绩效审计提供了可靠保证。

早在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实施绩效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一)观念制约。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很多市场规范化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

(二)制度制约。

1.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我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绩效预算的推行。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其次,预算执行方面,我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系改革刚起步,问题颇多。第三,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大、审计、公众等监督乏力。

2.财政的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在管理水平较弱的时候推行绩效预算,不但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会造成负面激励。目前我国缺乏必要的.预算信息和分析能力,财经纪律松弛,缺乏一个支持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的预算环境,这些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推行。

3.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在绩效评价的标准、组织实施程序、跟踪问效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我国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无法可依,推行不利。

(三)技术制约。

1.绩效标准难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这些目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且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公共部门及公共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很难设定,为编制和实施绩效预算造成很大的困难。

2.数据搜集更加困难。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搜集被监督单位完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及目标完成程度的有关数据,为有效完成目标而采取的程序和控制措施等资料。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搜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有力途径,也没有完备周密的数据分析系统,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虽然普遍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较为陌生,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财政管理日臻规范,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一是项目支出各职能部门,即具体执行和实施绩效体系的部门。各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策略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总结。二是财政部门和专家组织。财政部门负责作综合效益评价。专家组织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调查、监督与分析工作。三是监督机构、中介组织及社会公众。审计部门应严格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绩效审计监督,其审计结果作为来年预算安排依据的因素。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也应树立绩效理念,成为支持和监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一是对一般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管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公务员业绩管理、财务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评价加强政府责任制,并激励各机构完善其内部管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包括项目质量技术标准、项目资金效益标准、项目社会效益标准等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的是对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能的评价,所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指可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的指标。根据财政活动的特点,首先,包括反映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其是否适度的指标,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其次,包括反映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其是否合理的指标,如反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使用情况的指标。

2.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一是效益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二是创新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的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能力。三是合规性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是否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四是人员素质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公务员的素质。五是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办公条件、专业设备的先进程度、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内容。

在我国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1.短期任务。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追求绩效的意识。并且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可以考虑将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绩效评价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本地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其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中央政府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专门立法,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绩效评价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三,根据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状况,按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建立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2.中期任务。首先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唤起全民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关注。其次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可以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管委员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四是建立以人大、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评价为主的,并各有分工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

3.长期任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财政支出绩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的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绩效评价与预算密切结合,此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详细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并且引入中介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活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三

为切实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工资,按照市教育局相关要求,我校于近期对全校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机制有关问题做了专题调研。调研围绕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广泛征求了教师的意见,较为全面地解决了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员编制设臵,津补贴发放等基本情况的意见。

1、我校现所辖村级完小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校点5个。共有在校小学生6949名,在校初中生1347名。

2、我校现有在职教师310名(含特岗教师19名),职称结构为:中级职称(小学高级、中学一级)102人,小学一级教师(含中学二级)122人,小学二级教师(含中学三级)36人,未评职称48人,普通工2人。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此次纳入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在职在岗正式工作人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性工资,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组成,占绩效工资的70%;二是奖励部分,相当于公务员的阳光工资,占绩效工资的30%。

关于基础性工资,已经按照相应的级别予以兑现了,而奖励性的.30%,因种种原因至今尚在征求意见中未能实施。

通过此次调研,教师意见大致可综合如下:

1、绩效工资的奖励部分,既然作为奖励就应该与岗位绩效挂钩,根据不同的工作量,承担的责任等情况确定所占绩效工资额度的比例,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设定高低差,打破平均分配主义,树立争先创优的创新意识,将其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挂钩,制定出考核办法并实施定期考核。

2、关于对教师的考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考核,主要是考核教师的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这应该是作为教师的绩效考核的必备的基本要求。

二是教师的出勤:针对教师参加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学校活动、坚守教学岗位的情况,予以具体的分值量化考核。

三是教师业务资料的考核:即对教师某阶段的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差生辅导、家访、检测、教研、课外实践活动等工作的完成情况予以检查、对比,评出等次。

四是绩效考核:对教师而言,绩效考核即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核,应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具体细则可由各校制定,但必须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为依据,合理确定奖励性工资的分配等次,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以体现对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奖励。当然,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核,不应纯粹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还应适当结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专业知识发展、对学校工作的贡献等多方因素。

3、关于班主任津贴问题:

大部分教师认为,班主任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岗位,原来每月十来元的班主任津贴,简直是少得可怜,与班主任工作不成正比。绩效工资实施后,班主任津贴一下涨了十几倍,因此,对班主任的任命、考核就应当慎之又慎。

首先,班主任必须持证上岗,即必须取得班主任培训合格证。

其次,班主任应该实行竞聘上岗,即每学年初,学校应组织教师自评、家长评教、学生评教等活动对教师进行考核,并由教师发表竞聘演说,最后由学校综合考评,确定对班主任的聘任。

第三,要强化对班主任的考核,重点考核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活动、团队活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等等。

4、关于中心校校级领导的绩效工资发放,大部分教师建议由市教育局拟定出专门的考核细则予以考评发放。同时由中心校按照市局考核细则完成对中心校中层干部及村校校长、主任的考核。

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时、足额发放即可,不必再采取什么新方案。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四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财政预算报告。纵观今年这份“国家大账本”,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减税降费”。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份报告。

民进中央:

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预算报告提出,继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之后,20将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思路与民进中央日前提交的一份提案不谋而合。

记者在日前全国政协召开的提案办理协商会上了解到,这份题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呼吁,应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调查发现,贫困村多为集体经济空壳村,低收入人群大多集中在村级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或零收入的村里。”民进中央提案指出,从地方实践发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做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长效机制,既可以较好地解决各级政府与贫困人口个体进行有效衔接的“中间层”问题,又能有效提升扶贫资金的投入精准性和使用实效性。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书记向平华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说,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里就能留住人,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就近就业问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村集体富裕了,各项福利可以搞得更好,基层党组织也就更有战斗力、组织力。

不过,当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着薄弱村量大面广等困难。提案指出,中办、国办颁布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贫困村退出的标准之一,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法定地位缺失、中央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明确要求、多数村集体资产已分完,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载体和资源等原因,导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难度极大。

民进中央建议,首先,中央应适时出台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文件,在财政部有关文件和部分省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的地位、功能,提出扶持和发展措施。另外,中央财政可考虑安排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集体经济薄弱村财政补助制度。同时,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

其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如对没有集体经济的行政村给予扶贫经费专项补贴,以保障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行,以及更好承担扶贫攻坚任务等。

最后,整合涉农信息,用大数据和农业科技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技术保障。如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涉农信息平台,覆盖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对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产销信息进行实时联网和分析,发布市场动态和风险预警等。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书记向平华:

财政扶贫资金贡献巨大。

预算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大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投入力度,切实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大产业、教育、健康扶贫支持力度。对此,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书记向平华深有感触:“我所在的乡镇,过去几年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前所未有。村容村貌大为改善,村里的公路加宽了,水渠修通了,幼儿园和村镇卫生院也都建起来了。”

“特别是实施易地搬迁后,农户从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水的地方搬进了集镇、街道,这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向平华告诉记者,比如在龙潭河镇金坪片区,20易地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共120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6万元的补贴,投入非常大。

“财政在产业扶贫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扶持稻田种植、养殖大户、红薯种植大户,贷款财政进行贴息。”在向平华看来,最好的精准扶贫就是产业扶贫。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农民从根本上实现增收。向平华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思路:立足长远狠抓当前,为老百姓抓住两个“存折”。一是抓产业建设的“定期存折”;二是搞种菜、养殖等多种经营,随时产生效益的“活期存折”。

向平华在今年两会提交的“关于山区发展红薯产业助推农户脱贫增收的建议”中,就提出可以对不同地域的不同产业进行精准扶持。

慈利县是武陵山片区71个扶贫县之一,在向平华看来,在武陵山片区,政府应该加大红薯产业的投入力度,同时对没完全脱贫的地区给予政策性、财政性的倾斜,形成规模促进产业化运作。“比如农户每种植一亩红薯可提高300元补贴,同时通过奖补激励措施,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扩大红薯产业规模。”向平华说。

预算报告指出,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30.3%,用于支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统筹安排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用于扶贫的资金。

“这些扶贫资金将为更多的贫困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提升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向平华总结说。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为社保政策点赞。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将提高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国家养老保险依旧按时足额发放等都说明了在经济调整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依然保持了应有的保障水平、保障能力和保障范围,维护了社保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值得点赞。

“民生是执政之要”,这一理念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草案)中体现得特别充分。孙洁表示,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在保障范围上有了重大突破,今后需要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继续努力,比如,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的精算制度,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应有的保障功能、提升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运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蓝逢辉:

营改增降税效果将持续释放。

“后营改增时期,随着制度完善、抵扣链条完整、市场规范,减税效果将持续释放,总体税负有望继续下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蓝逢辉向记者表示。

蓝逢辉说,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通过调研上海、深圳、四川三地年营改增实施情况发现,上述三地减税额分别达700多亿元、300多亿元和190多亿元。分行业看,建筑业平均税负下降3%、房地产业下降7%、金融业下降13%、生活服务业下降26%。整体税负由2015年营业税的3.9%下降到2016年增值税的2.6%,降低了1.3个百分点。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下降,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一般纳税人税负呈下降趋势。

在调研中,蓝逢辉还发现了营改增改革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一是区域税负差异,北、上、广、深创新企业多,服务业发达,受益最大;二是行业税负差异,生活服务业减税幅度最大;三是同业企业税负差异,上下游规范企业抵扣充分、受益较大。

谈到营改增过程中,企业税负存在差异的原因,蓝逢辉表示,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抵扣链条存在不同的缺陷。我国小企业多、个体工商户数量大,票据规范程度不一,规范企业难以从不规范的.供应方取得合法抵扣票据。另外,与营改增相适应的增值税税制建设还需加强,要进一步简化税率、优化税制。

蓝逢辉对预算报告提出的“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深表赞同,他还就适当扩大营改增进项抵扣范围、改进税务服务、优化发票管理制度、配置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等提出了建议。

“增值税是链条税,税负高低与抵扣是否充分以及产业链、经济周期、市场供求、税制改革、涉税服务等相关。营改增改革整体目标效果还未完全呈现,优势发挥需要时间。我们相信,随着全面实施营改增及财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呈现给全国企业的一定是科学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蓝逢辉表示。

减税“获得感”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

两会期间,降低企业税负是一个热门话题,不过,也有多位企业界人士直言,减税的“获得感”是与企业自身管理息息相关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在经济界小组会上说,去年增值税改革总体上减税5700多亿元,不过有企业感觉不是那么明显,不是国家不给抵扣,而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太差,拿不出发票。

“过去大干快上时顾不上基础管理,现在回过头来企业要认真对待了,所有的进项都要有真正的发票了。”傅成玉说,减税降费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这要有一个过程,企业自身管理也有一个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宋兰也在小组会上就这一问题表示,营改增不是简单的一个税变成另一个税,还要求企业在管理、结构、专项化程度上同步提高。有些企业觉得不降反增,可能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有关。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企业对政策的熟悉度不高,政策运营不熟练。另一方面,增值税是一个链条,有周期,税负减低有滞后性。同时,随着税务部门自身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堵住了一些征管漏洞,也让一些企业感到了压力。”宋兰说。

实际上,记者采访的一些企业,也谈到了减税效果与企业自身管理相关联的情况。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沈瑛华告诉记者,结合协助企业做营改增落地实施项目情况看,餐饮业、银行和酒店业等行业,税负是有一定下降的。

“比如目前典型的生活服务业,销项税率是6%,如果拿票率高,进项税率采购货物17%、采购农产品13%和房租11%,等等,进项税率高于销项税率,税负是有一定的下降,这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是相关的。”沈瑛华说,增值税的税负反映在销项减进项,进项要靠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拿不到进项票的情况越来越少,拿票率也在提高。

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仓储、配送、研发、广告以及金融等全部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京东配送、仓储等业务以前有重复纳税情况,现在改成增值税后就相当于减税了。”

在蔡磊看来,营改增给企业带来一定红利的同时,企业也需要提高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营改增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红利,但同时对企业的发票管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认证等一系列财税管理实践提出挑战,企业应全面提高自身的财税管理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税收现代化。”蔡磊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财源建设,严格收入征管,科学安排支出,创新管理机制,财政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收入规模跻身全省前十名行列,为冲刺全省十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上争取资金实现新突破,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圆满地完成人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80,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38.7%,同比增长43.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预计完成25,399万元,完成预算的118.1%,同比增长34.3%;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0,965万元,完成预算的133.9%,同比增长31.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636万元,完成预算的244.4%,同比增长139.6%。

按部门划分:国税部门组织全口径收入完成27,582万元,为年预算的128.3%,同比增长43.7%;地税部门组织全口径收入完成23,897万元,为年预算的108.8%,同比增长21.3%;财政部门组织全口径收入完成28,521万元,为年预算的200.8%,同比增长68.8%。

一般预算收入按税种划分:税收收入完成29,195万元,同比增长38.5%。非税收入完成11,770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563万元,同比增长27.6%,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926万元,同比增长22.7%,罚没收入完成2,349万元,同比增长8.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006万元,同比下降10.6%,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736万元,同比增长97.3%,其他收入完成190万元,同比下降50.6%。

财政总支出完成142,936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8,307万元,同比增长22.3%;基金预算支出14,629万元,同比增长117.1%。

一般预算支出中,各项支出均达到或超过法定增长比例。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159万元,同比增长80.2%。公共安全支出5,820万元,同比下降5.3%。教育支出30,613万元,同比增长20%。科学技术支出1,331万元,同比增长3.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34万元,同比增长4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99万元,同比增长4.1%。医疗卫生支出9,210万元,同比下降13.7%。环境保护支出3,380万元,同比下降3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04万元,同比增长37.5%。农林水事务支出29,140万元,同比增长23.4%。交通运输支出2,415万元,同比下降10.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60万元,同比下降53.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849万元,同比增长26.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物支出1,457万元,同比增长43.4%。住房保障支出1,135万元,同比增长46.3%。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6,801万元,同比增长654.8%。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财政部门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狠抓增收节支,强化公共保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全省排名前移。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投入逐步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收入总量稳步提高。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沉着应对,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继续加大税收检查、稽查的力度,尤其是对重点税源和纳税户的监控力度,积极加强漏征漏管户、零散税源和一次性税源的管理,努力做到依法应收尽收。二是加大欠税的清收力度,清缴欠税550万元。三是严格契税征收管理,全年契税征收额达2,787万元,创历史新高。四是切实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

(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

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近几年虽然连续大幅度增长,但和财政总支出相比,仅占财政总支出的二分之一。职工工资、机构运转、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还很高。为此,我们认真研究财政政策、捕捉政策信息,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成效显著。全年争取财力性资金31,88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8,258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1,282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4,139万元、提高津补贴转移支付3,096万元、各类结算资金5,109万元。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争取各类专项资金65,52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2011年是享受转移支付最后一年,我们要做好下一轮转移支付争取工作,确保上级财政部门在资金上的帮助,保障当年财政预算收支的平衡及重点项目的实施。

(三)集中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增加民生投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一是积极筹措资金800万元,今年1月份起率先在哈市各市县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住房福利待遇。二是积极兑现调资政策,兑现了滚动晋级工资。三是在全市率先大幅度调整了津补贴标准,今年9月份起在职职工每人调资100元、离休每人90元、退休每人80元,增资400万元,调整后工资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社会保险五项基金支出27,278万元,按时发放了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金。为城镇居民办理医疗保险匹配资金180万元;争取资金2,048万元,支持就业再就业事业;拨付资金2,609万元,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城镇“五七工”、“家属工”办理企业养老保险当年地方匹配1,016万元。拨付资金2,458万元,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拨付资金687万元,逐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筹集资金2,515万元,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五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筹措资金1,825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对高中、职业中学、技工校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六是关注弱势群体生活,拨付资金615万元,对农业、渔业、城市公交、出租车、轮渡等行业发放石油价格补贴,确保低收入人群生活不受影响;争取专项补助资金1,018万元,落实廉租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补贴政策。七是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金额13,438万元,发放良种补贴3,39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1,165万元,家电、汽车下乡补贴1,350万元,惠及全县广大农民。

(四)科学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全年重点项目安排资金67,870万元。一是新农村建设财政安排资金1,368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兑现一事一议示范村、新农村市级试点村镇补助资金。二是教育支出30,613万元,重点用于保障正常办学经费、新建三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对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了维修改造。三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34万元,重点用于城乡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建设、支持博物馆、图书馆维修改造、文化娱乐中心建设等。四是社会事业投入438万元,主要用于殡仪馆综合办公楼、两处标准化敬老院建设等。五是公共安全支出6,160万元,主要用于政法部门人员经费、解决无房派出所办公用房、增加公检法司装备、维修公检法部门办公用房和交警部门设置隔离护栏、拘押收教场所维修改造及建设警务督察系统一期工程等。六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585万元,重点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城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牡丹江给水厂、松花江公路大桥、体育场馆、县标广场、城区道路、园林绿化、亮化工程等项目以及偿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七是交通事业投入5,572万元,重点支持依七公路、哈肇公路和全县农村公路建设。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二是加强“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机制。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2011年逐步在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铺开。四是积极开展参与式预算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参与式预算可以帮助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五是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加强财政政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化,努力打造“阳光财政”。六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减少了财政资金流失。全年采购金额实现4,300万元,比去年增加1,200万元,节约金额800万元,节约率为8%。七是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全年完成评审项目81个,申报额3.8亿元,评审后金额3.1亿元,审减资金0.7亿元,审减率达18%。八是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今年开展对“小金库”治理工作,努力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全面落实。

2010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增长,财政增收的难度逐渐加大;二是支出结构需不断优化,财政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度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财政监督等措施予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情况。

科学编制“十二五”财政规划,认真做好2011年预算编制各项工作。按照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做好2011年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2011年全县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县委新战略体系的有效实施;坚定走资源、能源、财源“三源”优势加速转化发展之路;锁定冲刺全省十强县目标;提速“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扩张、“双十双百亿”工程扎实推进、“一区四园”建设提档升级;继续大力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民生民利要素升级战略;完成财政收入1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实现“第二阶段”的冲刺任务,加速全面进入全省十强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如下:

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00,000万元(力争完成110,000万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8,000万元(力争完成55,000万元,同比增长37.5%)。加减省、市各项结算补助及上解支出,预计当年全县财政可用财力为80,712万元,加省市专项拟安排2011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21,987万元。预计全年财政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为确保2011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

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促进全县经济稳定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支持,促进重点项目建设,以保持项目拉动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加大对经济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强化收入征管。

加大综合治税力度,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税源监控,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完善税收征管激励机制,促进挖潜增收。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征缴工作,防止非税财源的流失。突出抓好均衡入库和稳定增长,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充分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和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实施财政收入“三年倍增”计划,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强化支出管理。

一是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控制和规范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确保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二是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职工基本医疗等制度改革,提高地方财政投入水平。推进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等工作,支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三是加大支持“三农”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通乡通村公路、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扶持力度。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四是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五是确保明年在1月份提高住房公积金比例,进一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改善住房条件。

(四)推进财政改革。

进一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经费支出渠道;继续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考核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绩效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国库动态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强化队伍建设。

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为民理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思想解放、充满活力、务实进取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完成2010年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意义重大。依兰的发展正步入冲刺全省十强的关键时期。实现明年财政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财政工作全年各项任务,为实现依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六

各位代表:

年初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树立“大财政”理念,构建“大监督”体制,围绕全县发展大局,以“抓收入、争资金”为主线,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严格执行预算,突出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9192万元,增长21.13%。其中,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222万元,完成预算的110.93%,增长22.0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18万元,完成预算的112.58%,增长24.43%;上级各项补助收入39704万元,完成预算的183.08%,增长20.09%;上年结余270万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完成49192万元,其中县级支出48924万元,上解支出268万元,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稳定增收。

克服金融危机、烟草行业税收上划、哈同公路税源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充分挖掘方通大桥、讷鸡公路机遇性税源,增加收入1570万元。积极开展招商“引税”工作,全年协税1000万元。坚持依法治税,狠抓大宗税源和日常征收管理,严厉打击跑冒滴漏行为,确保了应收尽收。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全年完成非税收入3542万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8.98%。

(二)加强对上争取,有效弥补财力不足。

坚持把对上争取资金做为支持经济发展、保障财政支出的重要措施,积极进京跑省,跟踪研究政策走势,把握资金流向,建立争取资金项目库,全年申报项目30余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9704万元,比上年净增6641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4935万元,比上年增长45.07%;其他资金24769万元,比上年增长8.7%,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保证了预算收支平衡。

(三)创新服务方式,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跳出了“就财政论财政、就收支论收支、就平衡论平衡”的模式,进一步强化财政服务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夯实了财源建设基础。一是借助财政担保平台和我县的区位优势,促成哈尔滨银行落户方正,增强了金融服务发展实力,而且培育了新型税源,预计每年上缴税金900万元。全年累计协调哈尔滨银行投放贷款13810万元,其中为18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010万元,为5755户农户发放贷款8800万元,激发了企业和农户经营发展活力。二是大力推进以开发区为重点的财源建设,积极争取省财政帮助协调国家开行贷款,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现有财源项目,为晟丰纸业、仁和塑包等企业争取技改资金500余万元,扶持了骨干企业发展。三是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拨付招商经费180万元,引进纸面稻草板、鑫欣电力等项目,推进了风力发电、硅材料工业园、石油勘探等项目招商建设进程,财政增收后劲得到增强。

(四)加大民生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办好惠民实事。提高农村和城镇低保补助标准,全年发放低保金1860万元,保障了9700人的基本生活;匹配资金437万元,资助8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发放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4376万元,受益农民达到10万余人;发放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金共计4388万元;关注弱势群体,为524户城镇低保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8万元;应对油价上涨,发放出租车、农村客运、机动渔船燃油补贴804万元;争取抗旱资金1100万元,确保了抗旱夺丰收。同时,有力地支持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等其他民生工程。二是支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安排收回方正一中资产和经营管理权支出10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973万元、县财政匹配1780万元,启动了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程;免费为1107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教科书,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145万元。三是保障重点项目和工程支出。筹集资金800万元完成了同安路拓宽改造拆迁收尾工程,两年累计投入1900万元;安排资金3800万元支持了棚户区改造拆迁;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补助372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1404栋。四是确保教育、科技、农业等支出稳定增长。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教育支出99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2.61%,增长13.77%,有力地保障了校舍危房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职业教育等支出;科学技术支出778万元,完成预算的143.54%,增长47.63%;农林水事务支出9870万元,完成预算的245.52%,增长19.69%,扶持了测土配方、户用沼气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扶贫开发等项目。五是落实工资政策。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1730万元落实了公职人员增支政策,人均上调工资206元。同时,匹配20万元,偿还了乡镇历史拖欠工资。

(五)落实财政制度,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一是严格执行“新增留用”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提高了乡镇引进项目的积极性;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二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全年完成采购金额858万元,节约资金94万元,节支率9.8%。三是发挥会计集中核算审核和监督职能,纳入核算中心的单位达到165家,总支出3.8亿元,拒付不合理业务147笔、357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投入、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打下了基础。五是开展了非税收入改革试点工作,为2009年全面启动非税收入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各位代表,2008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正确执行县委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稳定的支柱性财源,税收性收入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二是地方财政匹配惠民政策的资金不断增加,我县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缺少立县财源,财政增收困难。四是财政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单位铺张浪费现象仍有发生。

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

面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将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财政工作。

2009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和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快财源建设,扶持重点企业和引资项目,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消费支出,重点向民生工程、新农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全面启动非税收入改革,提升政府调控经济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009年财政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口径财政收入148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63%;上级补助收入25537万元,全年预计总收入35735万元。全年预计总支出35735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35530万元,上解支出205万元,实现收支平衡。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完成组织收入。

按照县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市政府倍增计划要求,组织协调国地税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保证大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强企业税收汇算,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继续挖掘讷鸡公路、方通大桥和房地产开发等建筑安装税收,适时跟踪哈佳客运铁路建设项目,做好方正段的相关税收准备工作。加强沟通和协调,继续开展招商“引税”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全面启动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使非税收入全部缴入国库,增强政府统筹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抓住财政部改善民生、支持自主创新以及省财政的投资重点,确定我县主攻方向,增加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财力支持。

(二)千方百计加强财源建设。

继续大力支持晟丰纸业和正在推进的石油勘探、石英石开发、风力发电等项目,加快培育立县支柱性财源。借助哈尔滨银行落户方正的优势,进一步发挥财政担保平台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指导和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国家财政政策,努力争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资金,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投入,争取省财政厅帮助协调国家开行贷款,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增留用”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科学的财源建设奖励机制,形成抓财源的浓厚氛围。探索对纳税大户的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发展壮大。

(三)加大投入办好惠民实事。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跑部上省进市,争取国家和省、市在民生方面的配套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扶持方式,继续把教育、医疗、社保以及新农村等涉及民生方面项目作为投入重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扩大城镇低保家庭租赁住房补贴发放范围,完成农村义务教务“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继续支持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认真落实国家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让全县人民享受更多的财政阳光。

(四)创新方式深化财政改革。

启动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成立财政非税收入分局,建立“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模式,使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扩大试点单位范围;建立争取资金项目库,提高争取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效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通过有效的投融资,进行引导性、开发性、基础性、担保性投入,支持大项目建设,引进产业招商项目。按照资金分配规范、适用范围明晰、监督管理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理顺财政支出程序,明确支出责任。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现有专项资金评估论证、整合使用。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建立有利于财政资金整合的预算分配机制。把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业务和绩效考评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执行—反馈—督查”三个关键环节,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检查机制,为做好财政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各位代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县的财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县人民共同沉着应对,创新思路,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和目标!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七

10。

25。

日在区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

44。

次会议上。

河西区财政局局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6。

1

区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河西区。

2016。

年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

977904。

万元,同比增长。

15%。

月份完成区级财政收入。

691455。

万元,完成预算的。

70.7%。

同比增长。

20.02%。

2

月份财政收入运行特点。

“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各月财政收入增幅均保持在。

20%。

以上。

二是税收收入保持稳定。

1

9

月份,税收收入。

564316。

万元,同比增长。

19.21%。

税收收入占区级财政收入的。

81.61%,。

财政收入结构健康可持续。

三是我区房地产业在。

土地契税截至目前入库。

6500。

万元,较去年减少。

89801。

万元。

区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河西区财政支出预算为。

864774。

万元。

1

9

月份,完成财政支出。

532965。

万元,完成预算的。

62%。

同比增长。

21.14%。

其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

106889。

万元,完成预算的。

85.88%。

同比增长。

22.27%。

虽然今年。

1

9

15%。

以上的奋斗目标,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

1

紧盯大项目,以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扩大财政增收基础。积极开展综合性服务,全面掌握大项目建设和经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措施,确保经济发展成果及时反映为财政增收。

2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强区内固有税源监督与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将收入指标分解细化到人,确保按时间进度完成收入任务。

3

加强宏观经济走势研判,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变化情况,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分行业分企业进行纳税情况比对分析,对税负过轻财务税收指标不匹配和纳税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筛查。同时创新方式方法,做好个体工商户楼宇经济大型卖场二手房交易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税收征管,挖掘税源潜力。

4

加大稽查力度,提高稽查质量。实施稽查科学选案,开展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增加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稽查工作制度,建立考核和监督机制,提高稽查案件的数量和质量,增强稽查的打击震慑力度,防止偷漏税行为。

5

密切关注“营改增”社会舆情,加强“营改增”试点情况跟踪分析,着重分析增值税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及重点企业试点运行情况。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八

各位代表:

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对财政收入产生了持续的压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税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强化收入征管,优化合理安排支出,积极对上争取,确保了促发展、保重点、惠民生等各项财政支出,并且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45654万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3817万元,完成预算75.3%,可比增长15.2%,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41837万元。地方财政支出541303万元,同比增长11.6%。上解支出4181万元。上年结余1480万元,当年滚存结余1650万元。

全市基金收入75447万元,基金支出49058万元,基金结余26389万元。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310552万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2241万元,完成预算71.4%,短收44934万元。在此情况下,经过调整预算,通过预算调节基金和对上争取等渠道弥补了短收,较好地完成了调整后预算收入任务,可比增长11.8%,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9831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307807万元,同比增长18.6%。上解支出2402万元。上年结余129万元,当年滚存结余472万元。

市本级基金收入62636万元,基金支出36825万元,基金结余25811万元。

2011年全市财政收支主要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在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剔除不可比因素后,依然实现了两位数增幅,全市和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0.4亿元和11.2亿元,可比增长分别为17.2%和15.2%。

二是对上争取成效显著。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总计到位34.2亿元,同比增加8.8亿元,为地方平衡预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着重向支持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倾斜,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实现54.1亿元,同比增长11.6%,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2011年财政主要工作。

第一,围绕发展固财源,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一是加大财源建设和招商引资投入。通过全力争取,我市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23个省级财源建设示范园区之一,今年累计投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13万元,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注资5000万元参股东方博达产业股权投资公司进行重点财源项目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发展;安排资金1090万元,大力支持专业招商小分队驻外专职招商。二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筹集资金4亿元注入城投公司,同时注入有效资产83.6亿元,壮大了融资平台,增强了民生工程和城市建设的筹融资能力。三是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鑫河投资担保公司职能作用,当年为11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960万元;筹措资金3106万元及时为宝泰隆、大商集团等公司兑现优惠政策;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全力对上争取扶持企业发展资金3500万元,促进了企业加快发展。

第二,围绕惠民筹资金,提升财政保障民生能力。

一是加大了市投项目和“十项整治”投入。积极筹措资金57094万元,全力保障年初确定的投资计划和“十项整治”工程,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加大了三农投入。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52367万元,有利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全市教育支出82766万元,占财政公共支出的比重高于省标0.6个百分点。拨付资金3627万元,为城乡5037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市区10074名特困学生进行了资助;拨付资金2931万元实施校安加固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我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位居全省前列。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123万元,同比增长65.9%,筹集资金10550万元,及时发放低保资金,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月提高28元;当年筹集资金1279万元,全额匹配了“五七工”、“家属工”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五是支持卫生惠民工程。全市医疗卫生支出40421万元,同比增长38.9%。筹集资金14000多万元,开展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标准,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施基本药物补偿。六是加大交通建设投入。交通支出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拨付资金14000万元,保障了依七、七勃高速公路的顺利建设;筹集资金8170万元,落实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支持交通标志改造和公交事业发展。七是加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拨付资金15897万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当年安置居民1567户;筹集资金9138万元,为730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新建廉租住房2124套、公租房1456套,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八是提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待遇水平。首次兑现了住房提租补贴,人均月增资300元;住房公积金提取标准由10%上调至12%,人均月增加72元;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标准,月人均增加85元。

第三,围绕效能抓改革,创新和完善财政管理机制。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调整细化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落实非税收入征管责任,明确非税收入支出范围和标准,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成全市146户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改革工作,预算指标全部通过“零余额”支付系统执行,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和使用效率。三是启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完成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健全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建立“四位一体、评审先行”的工作模式,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67个,送审金额35.8亿元,审减金额7.2亿元,审减率为20.1%,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四是加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运行制度,在采购中严格按照“实行五项公开”、“严把五道关口”和“询价全程封闭”的采购机制,确保政府采购活动规范高效运行。全年采购预算13279万元,实现采购金额12187万元,节约采购资金1092万元,节支率8.2%。

第四,围绕规范严监管,严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积极开展税收大检查工作。按照全市整体工作部署,成立由财政、国地税及会计师事务所共48人组成的8个检查小组,重点对市区100户企业近三年纳税情况进行依法检查,共查处税款6770万元,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二是积极推进小煤矿产量监控工作。投入资金4500万元采购安装地方煤矿销售计量监控设备,加强小煤矿产量及税费监控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市地方煤矿税费集中征缴工作机制和征管体系,进一步规范煤矿税费征管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三是完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核查工作。对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调查核实,掌握了债务的规模和构成情况,为政府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了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组织全市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全面复查工作,复查面达到100%。同时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执行、非税收入征管和罚没收支管理情况等检查工作,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全市财政收支面临的形势。

2012年全市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国内外经济环境尚不明朗,落实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调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继续关停小煤矿等政策,将对我市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影响;同时落实国家教育支出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偿还债务本息,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投入,都将给各级财政带来较大支出压力。但是随着我市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国家和省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扶持力度、经济开发区省级示范园区的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劲推动、融资平台融资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都将对财政增收产生积极影响。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2012年全市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积极推进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2012年预算安排情况是:全市地方财政收入38066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6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44066万元。地方财政支出378351万元。上解支出3959万元。上年结余165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当年收支安排平衡。

全市基金收入50739万元,基金支出40373万元。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8059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0273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78871万元。上解支出2194万元。上年结余472万元全部安排支出,当年收支安排平衡。

市本级基金收入46491万元,基金支出36125万元。

按照市委总体工作部署,2012年市本级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

(一)优先支持经济发展。

总计安排资金2.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园区建设,扶持煤化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非煤优势产业等项目发展,支持招商引资和融资平台建设。

(二)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总计安排资金3.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城乡居民保障政策,支持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三)支持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总计安排资金2.1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项整治”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投入,提升城市品味和服务功能。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计安排资金1.3亿元。主要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提升产业化程度,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2012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优化财源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良性互动。

一是进一步支持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以市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省级财源建设示范园区”为契机,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功能,着力培植产业集群,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提升园区和大项目对财源建设的贡献度。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拓展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不断做强煤炭精细化工产业,加快发展非煤替代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努力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双轮驱动、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对上争取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资金,充分运用鑫河担保公司担保和融资功能,加大对全市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培植后续财源、狠抓财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落实好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二)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着力化解收支矛盾,确保实现全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一是细化措施,狠抓收入管理。加强财政与税务、执收执罚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严格收入目标管理,完善财政增收激励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突出重点,规范税收秩序。要加大力度规范纳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突出重点,强化收入动态监管。加强对重点税源、税种的预测和分析,特别是做好小煤矿产量和销量监控体系综合联网工作,进一步提高税费征管质量。四是抢抓机遇,创新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在抓好常规项目争取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三大试点市的契机,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投资趋向,加强对上沟通联系,超前谋划对上争取项目,切实提高对上争取成功率。五是从严从紧,狠抓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公务接待、会议庆典、因公出国、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确保圆满完成预算收支任务。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的普惠力度。

紧紧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民生投入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继续支持市区道路维修、小区综合整治等项支出,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水平。二是继续支持实施安居工程建设。支持煤矿棚改工程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三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切实改善学校教学条件,重点支持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继续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是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进一步做好各项涉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六是加大文化事业投入。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切实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七是加大创新社会管理投入。重点加强对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等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两基”建设,全面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深化细化市级部门预算,规范基金预算、建口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拓宽预算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着力打造阳光透明财政。二是推进新一轮市区分税制改革。加大调研力度,认真做好事权界定、前期财力测算等准备工作,研究提出新一轮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改革。扩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范围,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专家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评审工作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评审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远程支付和授权支付程序,不断规范预算单位的用款行为,增强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五是继续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测预警机制,控制并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风险。六是继续深化财政监督管理。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为重点,加强财政同步监督和会计监督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顺利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对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四个发展”,实现经济崛起,建设幸福之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九

中共天城县委:

1-4月,我县财税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围绕年初县人代会提出的财税目标任务,以“先教”活动为契机,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监管,各项税收征管入库情况良好,财政预算运行情况平稳。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截止4月25日,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7,638万元,比上年增收4,408万元,增长19%。在财政总收入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56万元,比上年增收3,680万元,增长24.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1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0.5%,比上年增收3,059万元,增长42.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542万元,比上年增收621万元,增长7.8%。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774万元,比上年增收359万元,增长10.5%。完成上划“所得税”收入5,108万元,比上年增收369万元,增长7.8%,其中:上划企业所得税完成2,240万元,比上年减收494万元,下降18.1%;上划个人所得税完成2,868万元,比上年增收863万元,增长43%。

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2,800万元,比上年减支166万元,下降1.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95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22.3%,比上年增支1,137万元,增长19.5%;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42万元,比上年减支1,303万元,下降18.2%。

(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14万元,比上年增收3,059万元,增长42.8%,增长势头较好,为年初人代会批准预算数25,200万元的40.5%。分税种看主要是:增值税完成1,1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7万元,增长23.5%,主要是烟草企业增值税增收、云南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以及云南滇能天城发电有限公司投产增加收入而使增值税增收,其他方面还有煤炭价格上涨、炼焦生产扩大、供电价格上涨也使增值税增收。由于主体税种增收,带动附加税费的增收,其中城建税完成531万元,比上年增收91万元,增长20.7%,教育费附加完成3,440万元,比上年增收436万元,增长14.5%;企业所得税完成19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万元,下降17.6%,主要是烟草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减少所致。其他税种有增有减,增减幅度不大。

(二)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5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1万元,增长7.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完成8,506万元,比上年增收589万元,增长7.4%,主要是生态园、湖泉公寓、州烟草公司等建设土地征用取得收入。

(三)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958万元,比上年增支1,137万元,增长19.5%,为年初人代会批准预算数31,200万元的22.3%,支出进度偏慢,主要原因是资金调度困难,一些专项支出尚未拨付;部分项目尚未实施,资金无法拨付。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4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03万元,下降18.2%,主要是由于上年的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支出基数高。

(一)认真落实各项收入指标。财税部门根据县人代会通过的预算收支方案,结合上级财税部门下达的任务,将收入任务及时下达到各乡镇,分解到各征收机关,落实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肩上。

(二)积极组织各项收入。财税部门一手抓“先教工作”,一手抓“组织收入”,做到“先教”工作见成效,组织收入见成绩,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756万元,比上年增收3,680万元,增长24.4%。

(三)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财税部门在做好正常收入征收工作的同时,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如国税局以“推综”工作为契机,进行税源调查,加强与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清缴欠税53万元,其中东风化工有限公司欠税48万元,法院执行追回税款5万元;地税局加强对建筑行业代征、代扣的清收,加强对出租房的管理,采取以票控税等手段,使营业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收156万元、407万元、76万元;财政部门根据县委政府的决定,及时征缴自来水公司和县医院改制国有资产转让收入1,200万元,征缴土地出让金收入7,810万元,确保了各项收入做到应收尽收。

(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财政部门在确保工资发放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合理调度资金,支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到4月25日,共拨付专项资金6,4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专项资金800万元,基金预算专项资金5,600万元。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小金库检查工作,抽调人员对上年度重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五)开展税收宣传工作。今年的税收宣传月,税务部门开展了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头四个月,各项税收征管入库情况良好,财政预算运行情况平稳。但全面分析20全县的财税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收入方面: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因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将上年的收入基数撑得过大,今年要在高基数上求增长非常困难。因此,要完成与省政府鉴定的县域经济财政考核目标(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2%),任务非常艰巨。支出方面:教育部门“一费制”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离退休人员由差额供养变为全额供养,公安系统执行新的公务费标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卫生人员、中小学教师划入地方管理,保县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归还到期债务等将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压力,预算平衡困难。

五、下一i的财税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做好分析调查工作。一是做好税源分析工作,财税部门要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纳税大户进行税源调查,摸清底子,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确保主体税种稳定增长,全面实行征、管、查三权分离,加大稽查、处罚力度,走强化税源控管、堵漏增收的新路子;三是要将农业税税率从5%降至2%的政策尽快落实到农户,以便加强对今年的农业税征收管理。

(二)千方百计做好组织收入工作,要完成今年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任务非常艰巨。在组织收入上,一是要重视对零星税种的征管,既要抱“西瓜”,也要拣“芝麻”;二是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规范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入管理;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税收服务工作,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一是牢固树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思想,切实落实好“两个务必”的要求,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二是严格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弥办发〔〕10号文件,加大财政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力度,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三是严格预算,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用车、开会、电话、接待”支出。

(四)加大财源建设的力度。一是加强与省州有关部门沟通,尽快落实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扶持项目和扶持资金;二是要全力筹措资金,支持天城工业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快财源建设的步伐,为财政增收打牢基础。

(五)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建立预算单位基础数据库,做实基本支出,确保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减少资金拨付环节,使财政资金直达用款单位和扶持项目,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扩大采购规模及范围,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建立预算约束有力、管采分离、内部操作规范、办事方便快捷、便于社会监督的管理制度体系;四是要加强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要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和规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基层,并按规定管理使用,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五是要加大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力度,逐步改变非税收入“谁收钱,谁使用”的状况,实现非税收入“财政统管、政府安排”的目标。

以上是我县今年1-4月的财政预算执行及财税工作的情况,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增收节支”这一财税工作的主题,树立科学的理财观,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天城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天城县人民政府。

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十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马鞍山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全市财政收入2100023万元,完成调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3.59%。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可用财力2041242万元(含中央、省专项转移支付518752万元,全市地方政府新增债券72993万元)。全市财政支出2036092万元,完成预算的99.75%,比上年增长11.59%。收支相抵,滚存结余515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4750万元;净结余400万元。

2015年市本级财政收入764322万元(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9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8%,比上年增长2.82%。市本级财政支出627331万元,完成预算的99.63%,比上年增长17.65%。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40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1%。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市本级可用财力612578万元(含中央、省专项转移支付180090万元,市本级地方政府新增债券34258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610228万元,完成预算的99.62%,比上年增长14.45%。收支相抵,滚存结余235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350万元(2015年马鞍山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见附表1)。

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0086万元,完成预算的83.69%,比上年下降13.5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6998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427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2014万元。加2014年结转基金收入202455万元,合计可用基金收入592541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1210万元,完成预算的72.32%,比上年下降30.17%。其中:城乡社区支出395071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636万元,其他支出4503万元。

收支相抵,结转基金191331万元。

201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920万元,完成预算的197.71%。其中:利润收入17917万元,股息收入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103万元,完成预算的217.79%。其中:资本性支出16931万元,费用性支出152万元,其他支出20万元。

收支相抵,结余817万元,调入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

2015年,市本级七项基本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570757万元,完成预算的103.7%。其中:保费收入384719万元;财政补助资金175029万元。加上年结余242503万元,合计收入81326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为5538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1.3%。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6933万元,滚存结余25943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收入是实际完成数,支出及平衡是预计数,具体情况待决算编制完成并经审计后,将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加强预算管理,自觉接受监督,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加强调控,着力推动转型升级。

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及时兑现扶持政策资金7.97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户,全力支持工业倍增、港口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全面修订维护产业扶持政策,建立“1+2+5”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二是转变扶持方式。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和投资引导基金,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和科技“创新券”政策,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力促种子期、成长期中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1亿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金融“1+7”政策,推进政策贷和“4321”政银担合作,全年累计发放政策贷4.8亿元,借出还贷周转金9.4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过桥”资金成本0.71亿元。五是积极落实企业减负政策。落实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以及下调铁矿石资源税等政策,累计为企业减税16.17亿元;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力度,减免企业收费0.4亿元。

(二)统筹城乡,着力保障民生实事。

突出基本保障,全市民生支出168.58亿元,增长12.34%,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一是精心实施民生工程。筹集资金40.19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工程及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投入31.25亿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入19.56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7.52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扩大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2607套。支持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保障困难群体生活。投入3300万元,精心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工程,1496户渔民实现安居梦。拨付4446万元,重点支持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7.74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7663.53万元。四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009万元,支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5.27万亩。统筹安排7390万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实行以奖代补。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篇十一

咸阳市财政局2022年年3月。

1

一、一般公共预算报表表一.2022年咸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1

表二.2022年咸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2

表三.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3

表四.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表……………(。

4

表五.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5

表六.2022年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预算表……((18)。

表七.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20)。

表八.2022年市本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总表…………(21)。

表九.2022年市本级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22)。

表十.2022年市本级专项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23)。

表十一.2022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2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报表表十二.2022年咸阳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25)。

表十三.2022年咸阳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26)。

表十四.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27)。

表十五.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总表……………(28)。

表十六.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29)。

2

表十七.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30)。

表十八.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31)。

表十九.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32)。

三、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表表二十.2022年咸阳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33)。

表二十一.2022年咸阳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34)。

表二十二.2022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35)。

表二十三.2022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36)。

表二十四.2022表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分区域情况表…(37)。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报表表二十五.2022年咸阳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38)。

表二十六.2022年咸阳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39)。

表二十七.202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40)。

表二十八.202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41)。

说明一一.转移支付情况说明…………………………………………(42)。

二二.预算绩效开展情况说明……………………………………((42)。

三三.举借债务及使用安排情况说明……………………………((42)。

四四.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说明…………………………(43)。

五五.市级汇总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一.转移支付情况说明2022年,全市中省转移支付资金预算243.2亿元,其中,税收返还5.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53.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4亿元。市级财力安排对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预算14.2亿元。

二.预算绩效开展情况说明2022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依托“陕西财政云”系统,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督促各级各部门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做实做细做全预算绩效目标;大力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深化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对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督促部门抓好问题整改。加强对中省重大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推进重大财税政策绩效评估工作。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部门绩效自评和财政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开。加强督导考核,推动县区绩效管理实现全覆盖。

三.举借债务及使用安排情况说明2022年债务余额待年终才能汇总完毕。限额及新增债券的使用安排情况待省人代会审议通过并由省财政厅下达后,方可公开。

43。

四.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说明全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预算19.5亿元,其中:还本支出14.2亿元,付息支出5.3亿元。全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0.2亿元,其中:还本支出13.8亿元,付息支出6.4亿元。

五.市级汇总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2022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3723万元,较上年预算下降0.3%,其中:

1.因公出国费100万元,与上年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073万元,下降0.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300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费2773万元,下降0.3%。

3.公务接待费550万元,下降0.5%。

2022年,市级部门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效机制,始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民兵体会心得体会 民兵冬季军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

下一篇:2024年质量月发言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