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遵义会心得体会(模板8篇)

遵义会心得体会(模板8篇)

小编:翰墨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一

遵义,作为贵州省的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都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我最近有幸去了一次遵义,与这座城市亲密接触,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特别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您分享我在遵义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遵义的历史和文化。

遵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这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红军长征会议旧址,这个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中的地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还有中国四大古文化圣地之一的红花岗文化遗址,这里的文化见证了中国早期社会的发展历程,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在遵义的城市建筑中,古老的建筑和历史的建筑物不仅保存完好,还能看到现代化城市的演变和变化。这些历史文物都在向人们展现着这个城市的多重面貌。

第三段:遵义的美食和民俗文化。

遵义的美食也非常有名,这里有贵州最有名的菜肴——酸汤鱼,还有马龙糟饼、黄金饺子等当地的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而在遵义的民俗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深入了解的内容,比如鼓舞、锣鼓表演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在活跃城市的氛围,也在向人们传达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深厚的内涵,让人不禁为这里的人文底蕴感到自豪。

第四段:遵义旅游资源。

遵义还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比如九龙洞、返老还童、花溪古镇等。九龙洞是贵州省境内最大、最美的灰岩山洞之一,景色极其壮观;返老还童是一座以道教为主题的公园,这里的景观美丽,富有民间色彩;花溪古镇则是遵义市区最为古老的一个商贸集散地,这里的建筑保留了完整的明清时期风格。这些优美的旅游景点,让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城市的特色和历史,让人不仅感受到遵义的美,也更好的理解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第五段:结论。

在遵义的这段旅行中,我领略了不同的文化、了解了这座城市复杂的历史,感受了当地美食和民俗文化的独特,也欣赏了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这次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和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旅游者的心灵世界,也推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希望未来,遵义的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享受旅游的乐趣,体验这里的文化积淀。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二

有人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神话。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2022年5月10日晚上,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三党支部院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在家收看了由中共山西省委省直工委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大型系列访谈节目《精神的力量》之“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伟大的长征精神给我们的教育和启示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伟大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关键。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伟大长征精神转化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伟大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通过观看和学习该片,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作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检察人,学习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把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一切为了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到我们的检察事业上来。我们要传承前辈们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习好、传承好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六治”作风整顿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落实好最高人民检察院“质量建设年”工作部署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学榜样、当榜样化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扎实工作、甘于奉献,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三

黄再仙。

昨天,扎佐二小党支部组织我们二小全体党员到遵义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首先登上娄山关,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超人的智慧,选择了这里作为作战地点,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后来又来到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在导游的带领下,我边认真听着讲解,边思考着共产党取胜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一代伟人的那种敢于批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让我认识到共产党员本质所在,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句话,遵义会址一游让我感触很深。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70年来,我们党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开辟了伟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了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部署,指导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不断开拓前进。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在前几位领导人的思想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升了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中国梦,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

以此相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党的少数人,受外界资本主义反动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注意自己的世界观改造,背弃了共产主义信念,忘却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做出的牺牲,在错误利益观的驱动下,走上了经济犯罪道路,从北京市长陈希同到云南省长李嘉廷等一批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堕落。其充分验证了不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线,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遇有适应的机会和土壤,这些人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个人好处,致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所不顾,见利忘义,成为党内蛀虫,社会的败类。毛主席曾经预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却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今天我们缅怀烈士再一次给大家的思想修养敲响警钟。

通过这次参观,可以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首要的是树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最前沿,当好走在时代前列的标兵。

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懂业务,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努力创造一流工作成绩,提高教育。

教学。

质量,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和错误思潮作斗争,当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

在日常生活中,忠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好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切记怨这怨那,当我们的思想动摇,情绪波动时,就应该用遵义会仪地址看到的一切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我们和那老一辈革命家们比起来,条件优越多了,日子幸福多了,为国家、为人民做得还不够。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2014年4月14日。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四

遵义是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在遵义的几天里,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韵味和红色情怀。这次旅行让我收获颇丰,对遵义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下面我将就这次遵义之行,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遵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象。作为红军长征的起点,遵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红色文化内涵。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我看到了红军将领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在游览剑阁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长征队伍穿过这片山川的场景,景区内的纪念碑、塔庙等遗址也让我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激情和当时人们的追求。这些历史的见证让我更加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红色精神的重要性。

其次,遵义的人文风情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遵义的老街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街巷,这些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商业街区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在老街区的小巷里,我看到了数百年前的人们生活的样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古色古香的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商品和特色食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品味。小吃摊上的糍粑、盘盘烧饼等美食更是让我回味无穷。此外,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还会有一些民间艺术表演,如腰鼓、八仙山等,让我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魅力所在。

再次,遵义的自然风光让我陶醉其中。遵义位于贵州的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遵义的郊区,有许多林木葱茏的公园和山脉,如朱德故居、卧牛山等。这些景点给我带来了一种宜人的感觉,让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在登上卧牛山的时候,我俯瞰着山下的风光,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遵义还有一些水上景点,如遵义会议古渡、娄山关景区等,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最后,遵义的人民热情好客让我感到温暖。无论是在旅馆、餐厅还是景区,遵义的人们都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们待人真诚,服务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每个人都愿意与你交谈,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开阔了眼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互动,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也让我更加喜爱这座城市。

总之,遵义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旅行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体味到了遵义的独特魅力。遵义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我相信我会再次来到这座城市,继续感受遵义的独特风情。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五

7月11日-14日,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遵义参观学习,我有幸成为这一批学习的成员。这次活动是在贵州遵义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场进行的。一路的参观学习,我满怀着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并细致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集中营旧址。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所历经的曲折和艰辛,我们国家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7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革命圣地――贵州遵义。遵义,一个如雷贯耳的历史文化古城,从书上我了解了它的历史,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攻克了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

在展览馆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声图并茂,使我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加深了理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万红军被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绞杀殆尽,至1934年末中央红军仅剩至三万人。在这危急关头,中央红军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得红军在后来的斗争中,经过四渡遵义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一路拼杀,飞夺遵义桥、踏雪山过草地,部队虽减员殆尽,终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转到了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的陕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使时的三万多人一年后到达陕北锐减至八千人。但奋斗精神不减,斗争意志不衰,和遵义集中营的英烈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怕牺牲,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打不散,消不灭。我想当时国民政府腐败不堪,掌权者巧取豪夺,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无法生存。共产党的主张顺乎了民意。红军中有一部分是国军起义过来的部队;一部分就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建立一个公平世界,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值得告慰的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共和国的建立圆了劳苦大众的梦。

下午,在热辣的骄阳下,我们参观了遵义集中营,遵义集中营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为镇压反对派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遵义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这里关押的是级别最高的政治犯,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杨虎成、黄显声、马寅初等。这里被称为“大学”,称白公馆为“中学”,其他地方称为“小学”,被他们杀害的称为流学。监狱正门上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遵义行辕》;门内上悬四个大字“抬”“起”“头”“来”;()道路左边山坡上散落着几处三合院各有围墙铁丝网围着,门外有高出围墙的岗亭以监视院内。道右边是军警们的用房;所有建筑都是坚固的木屋(按原型复制的);不大的小院围墙上写着大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天堂地狱,惟人自择”等;他们对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如“忠斋”、“信斋”等。院内有一木牌,写有戴笠的题字“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猫洞,军警特务在溶洞里对犯人行刑,内设水牢,场面恐怖,因受刑者惨叫声传不出去,被军警特务称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电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们还用带钉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肤打烂,撒盐,再用纱布缠裹,待肉与纱布粘在一起时,再直接撕下纱布,这叫“披麻戴孝”;他们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里,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带肉一起脱落;特务的手段不胜枚举,他们使用的'刑具之残忍令人发指。46年监狱关闭时,当局为掩盖其法西斯行径将山洞填埋。遵义县委组织开挖了“猫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据说在这里先后关押过1220余人;被杀害的有600余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据说这里住有上万军统特务,无一个犯人从这里逃脱。可以想象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经历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在关押人员的名单中有罗世天、宋绮云、许晓轩、韩子栋等共产党人的名字。听讲解员的介绍说许晓轩和韩子栋就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烽和华子良的人物原形时,心情十分激动,充满了无限怀念。许晓轩烈士不畏强暴与敌人开展斗争,并鼓励同胞们:“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他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那装疯15载为狱友们传递消息的疯老头韩子栋、那活泼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至今难以忘怀。

在许晓轩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怦然心动,铭刻在心:“共产党人的理想、共产党人的称号是神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是致高无尚的,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还是在铁窗黑牢中,决不污辱党的荣誉、决不丧失革命气节,忠于党的组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党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毁,不可战胜。”

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忠诚的战士、多么坚定的誓言,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即使是身陷囵圄,即使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决不向敌人曲服。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宝贵生命捍卫着崇高的理想和尊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忠诚的革命誓言净化了我们的思想,荡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为之钦佩、为之感动,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给予我们极大的激励与鞭策,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没有忠于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革命先烈们抛头颅、酒热血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扬和秉持共产党员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们忠贞不渝的英雄气概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钟亮。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六

我随市直单位xx干部党支部书记一起走进遵义,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培训中。短短的几天时间,收益匪浅,对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极其深远影响,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在中央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代表对1930年至1934年期间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进行了批判和清算,并撤消了博古、李德在中央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开始执行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正确路线,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保存了革命火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在胜利的完成了战略转移到达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后,延安成为革命的摇篮,全国的进步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抗日救国力量迅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遵义会议的成果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共产国际指导走向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党内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仅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红色基因、优良传统星火相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断求新求变,攻坚克难,决心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明天。

重温历史,深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来之不易,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艰苦奋斗。国家强,敌人才不敢侵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享有法制、平等、民主、自由的权力。国家富,人民的生活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为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人,要不忘历史,感恩先辈打下的江山、建设的美好家园。做为一名退休的党员干部,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拥护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义不容辞的为实现党的最高目标而发挥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弘扬正能量,倡导正义、奉献。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一代接着一代干,人人为国家做贡献,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七

遵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们首先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里面陈列的历史资料和照片,无声地传递着红军革命的曲折前进;草鞋、破烂棉衣等,仿佛也在讲述着革命斗争环境的艰辛。遥望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室,比我想象中的更加简陋、狭小,但就是在这简陋、狭小的房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敢闯新路”的遵义会议精神屹立不倒。

期间我们跟随讲解员瞻仰了红军烈士陵园,亲身体验了娄山关战斗遗址,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深刻地感受了工农红军的英勇无畏和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党旗的红色更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其中学习感想最深的是参观息烽集中营旧址、陈列馆,老虎凳、披麻戴孝等酷刑令人发指,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让人痛心,革命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人震撼。在这里我们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发展壮大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理解了无数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意义深刻的洗礼和升华。

追忆历史,展望未来,不忘过去,不畏将来。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纲领,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此次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加倍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敬业奉献,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长眠在地下的革命先烈。

遵义会心得体会篇八

首先感激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兄弟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宝贵经验的机会。绍兴大市聚职校和绍兴职业教育中心的校容校貌以及他们领导所介绍成功管理经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谈谈我的三点体会。

一、大市聚职校是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从师生的着装到寝室里的棉被到处都展现出一种部队的简朴、整治的气息,给我印象很深,要让一群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抛却时尚的服装,穿上单调的迷彩服,能够想象该校的教师和领导们费了多少的心机。该校教育以德育为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正面引导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透过跟家长多报喜,少报忧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用心性,同时也为教师们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我很赞同这一做法,职校的学生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虽然成绩差,但他们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教师仅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的不良表现,不然长效地转变他们的思想,有时甚至会导致他们的对立情绪,仅有教师的贴心和爱心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才能到达德育目的。

二、绍兴职教中心的规模及他们在省技能比武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吸引了我。我认为,该校白天文化理论学习与晚上技能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从该校的两位领导的管理制度介绍中,我能够感受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一种很强的职责心,以及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同合作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

三、比较各所学校,其实只要是当教师,无论在哪所学校都没有简单的工作,因为我们所应对的是有不一样思想的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无论哪所学校,都离不开敬业的教师,仅有应对现实,少抱怨、多思考、多理解、才能当好一名教师。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军训开营仪式讲话稿(实用19篇)

下一篇:2024端午节活动前致辞 端午节活动致辞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