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精选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精选

小编:孙清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可以让人民的信仰有了共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呢?概括来说就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铭刻在心。在成长过程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想想所记住的这些要求,不断加深理解,达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心有榜样,今天,各行各业更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等。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

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意见。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篇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篇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核心文化内涵,是中国梦的灵魂。五位一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强大中国,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导向、基本标准和基本动力。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三做谈》,谈怎样做人、做事、做官。做人是基础,做人做不好,做事也做不好,做官也做不好。做人的根本就是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新闻工作者占据着舆论和理论传播的重要岗位,打铁先要自身硬,自己首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世界和媒体自身都变化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在新形势下,把握规律,作出正确判断和对策,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外界存在着金钱、权力、名声等种种诱惑,抵御住这些诱惑并不容易。目前存在的良心缺失、急功近利、片面业绩,是必须防止和清除的三大心魔。

下力研究和采用有效宣传方法和艺术。首先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准确阐述清楚。第二,化繁为简,对不同对象应该有不同的重点。第三,方式多样,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喜闻乐见。改变过去的简单灌输和说教的方式,更多地结合事实针对人们的心结来说话。第四,核心价值观是全民的,不只是先进分子的,不仅要注意可敬,还要注意可学。让人们懂得,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能够带来国家兴旺之伟力,同时具有能够带来个人高尚和幸福之魅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村委干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下一篇:2024端午节活动前致辞 端午节活动致辞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