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五篇)

最新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五篇)

小编:zdfb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篇一

祝阳镇宋庄小学

孙启贵

课 时 1 教学准备

数位顺序器。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会读写千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千的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时,先介绍一下本单元“手拉手”活动的有关背景,再运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引入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巩固数位顺序器的知识 2、100是多少?你能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吗?(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到过城市吗?喜欢城市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到城市去参加手拉手活动,好吗?(三)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信息? 做好记录,板书在黑板上(1)一千有多大?(2)怎样写一千(3)三百有多大(4)怎样写三百?(5)……(四)探究新知

1、体会1000的大小

(1)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师提供材料(一本100页的稿纸、一盒200根的牙签、一本500页的书)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3)全班交流

(4)师利用计数器进行演示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5)师:多少个一百是一千,也可以说,一千里面有多少个一百?(师板书)(6)同桌合作,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在计数器上试着拨一拨。

2、学习写1000(1)你能根据一百的写法推出一千的写法吗?(2)师根据数位表强调1000的写法。

3、自学其它问题(1)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2)怎样写三百和八百零八呢?

4、学习数的组成

(1)想一想:125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说一说: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25呢?

(3)师小结:125里面有几个百、几个

十、几个一?(4)思考:300和808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五)巩固练习

1、(1)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七十八数到一百九十一。(2)、一十一十的数,从五百八十数到七百一十(3)、一百一百的数,从二百数到一千

2、我说你写 3、432、304、840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六)当堂达标题(1)

填空 4个百是()。

()个百是一千。3个百、5个十和7个一是()。

()个百和()个一是408.(2)填空

719=()+()+()855=()+()+()468=()+()+()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数的写法和读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八)板书:

1来到城市-----千以内数的认识 一千是多少?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写作:125 读作:一百二十五

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篇二

豆豆班数学教案

班级:豆豆班人数:32教师:凤先艳 一、二、活动名称:学习分类 设计意图: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黄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大小物品及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大小和红黄色。并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颜色、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够区分大和小;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黄色;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纸鱼大小鱼缸各一个2、5张作业单

五、活动过程:

起游进教师

2、教师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大鱼的家在大鱼缸,小鱼的家是小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3、教师将颜色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红鱼的家在红鱼缸,黄鱼的家是黄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4、把幼儿分成5组,每组发一份作业单,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红黄鱼分给每组,让孩子自己区分大小、红黄。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

5、教师小结

1、情景导入:教师当鱼妈妈,幼儿手拿鱼儿当鱼宝宝,鱼宝宝跟着鱼妈妈一

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篇三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 同学的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0、7、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 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篇四

长方体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在线生日祝福网页——带有你名字的个性祝福】

【推荐】下载本网的快捷方式到桌面,以便下次使用。下载本文

教案搜索

范文推荐

【工作总结】 班主任 教师 办公室 财务 销售 【工作计划】 班主任 学校 教学 德育 班级 【工作报告】述职 述廉 社会实践 实习辞职 调查 【党团范文】入党申请书 入团 思想汇报 转正 【演 讲 稿】 技巧 竞聘 英语 节日 教师 爱岗敬业

上一篇:长方体的认识(三)下一篇:长方体的认识(一)

您可以将本页一键:

关于我们| 收藏本站 | 友情连接 |【欢迎投稿】

copyright © 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06060663号|贵宾统计

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幼儿篇五

作者:刘卫东

工作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第三小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向荣街3号建设路第三小学邮编:450007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了解学过的平面图形,以及有关计算的关系,构建平面图形的知识网络.3.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硬板纸作成的六种平面图形.学具准备:打印好课本第128页中间的两组图形和六种平面图形,发给学生.教学过程:

引入:

人们常说狐狸聪明,狡猾,聪明的狐狸也有被难住的时候,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我是小狐狸,我的花园漂亮吧!我想在四周围上篱笆,准备去买材料,应该先干什么呢”

师:谁来帮帮小狐狸!

生:……

师:很好!应该先算出这个花园的周长,然后才能决定买多少材料.二.复习周长,面积的概念.1.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周长)

生: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师:要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用什么计量单位

生: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要用长度单位.师: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五个手指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演示: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表述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师:那么要计量这个花园的周长选择哪个计量单位合适呢

生:要计量这个花园的周长,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2.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结果.下面各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段长度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

汇报讨论结果,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找一个同学到前面讲解,其他组可以补充.观察课件演示,证明结论的正确性.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计量什么用的单位

生:它们是计量面积用的单位.(板书:面积)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生: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师: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知道

生:……

4.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结果.下面各组图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每组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汇报讨论结果,你们是怎么发现的一组推荐一个代表到前面讲解,其他组可以补充.观察课件演示,证明结论的正确性.5.小结: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生:……

(板书:周长一周的长短用长度单位计量

面积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计量)

三.巩固,提高:

1.我们学过的六种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是长方形.把长方形(如图)贴在黑板上

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生:……

师: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生:……

(板书:c=(a b)×2)

(1)练习:王师傅在院子里围了个长方形的篱笆,(如下图),围成篱笆的周长是多少米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只算了三条边的和

(2)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s=ab)

练习:下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求长方形bcde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么解答的12×2÷6=4(厘米)6×4=24(平方厘米).还有其它方法吗12×2=24(平方厘米)为什么这样解答

2.当一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宽时,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课件演示变化过程).把正方形(如图)贴在黑板上.师: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c=4a)

(1)练习: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你们是怎么想的找学生回答,经过平移,这个图形可以转化成一个什么图形观察课件演示.(2)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板书:s=a)

练习:下图中,圆的直径是6厘米,求正方形的o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个题应该如何解答你是怎么想的3.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还有4种平面图形,有关这些图形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总结这些图形的特征,有关周长,面积的计算.小组汇报,展示,可以自选一个图形.(1)当长方形保持对边平行,四个角变成都不是直角的时候,变成了什么图形(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平行四边形,有关这个图形的知识你们了解多少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把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贴在黑板上,(板书:s=ah)

练习:下图中三角形cde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ae长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初级会计考试应试技巧(5篇)

下一篇:最新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方案范文6篇